• 22阅读
  • 0回复

迈出第一步——全国田径大奖赛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4
第8版(体育)
专栏:

迈出第一步
——全国田径大奖赛观感
本报记者任建民
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于9月30日下午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悄悄”结束。
安徽选手蔡维艳两次打破女子撑杆跳高的亚洲纪录。
男子100米冠军陈文忠10秒21的成绩比他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只慢了0.01秒。
女子跳高突破了国内近年来1米88的“极限”,上海老将金玲1米96的夺冠成绩只比亚洲纪录少了0.01米,获得第二名的天津选手张李文也跳过了1米94。
很多项目阵容不整,如男子1万米等只有四五人参加。名将王军霞、黄庚等取得了参赛权,却放弃了。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楼大鹏指出,这反映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大奖赛不够重视。
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大奖赛其实并没大奖。早在大奖赛举办之初,国家队的一位教练就指出,花几千块钱去广州比赛,即使拿冠军也只能得1000元奖金,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做?对新手来说也许奖金是次要的,但吸引不了名将,新手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另外,计分方法等某些细节问题也有待逐步完善。
举办大奖赛的目的是与国际接轨。国际田联举办的系列大奖赛已成为最成功的比赛组织方式。国际田联选择吸引人的项目,邀请世界名将,免费提供机票、食宿,还给不菲的出场费和奖金。由于观众如潮,各大电视台争相转播,赞助者自然也纷沓而至。据透露,亚洲田联也已着手筹划亚洲田径大奖赛。
手里没钱,何来大奖。大奖赛“轰轰烈烈”地在广州、成都、上海、石家庄和北京等地举行,可又有多少观众看过呢?当然,中国田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但爱不爱看是一回事,组织者有没有付出努力,给观赛创造条件则又是另一回事。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路过的市民想看看总决赛,却被拒于空荡荡的看台之外。
水平并不算高的中国足球有今天的风光,那是无数人苦心经营的结果。究竟如何闯开一条自己的改革之路?中国田径面临抉择。
当然,第一次举办的中国田径大奖赛在增加国内选手比赛机会等方面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反映出中国田径改革的努力。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毕竟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附图片)
图为获胜后的蔡维艳。本报记者 任建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