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孙立银——39年送报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30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孙立银——39年送报情李舟秋宋熙文在山东省齐河县,共产党员孙立银义务为乡亲们订报、送报、用报39年不间断的故事,为人称颂。
订报
务头乡的曹庙村是一个有200多户人家、900多口人的小村。1957年7月,孙立银从济南高中毕业志愿回乡,办起了文化夜校。
夜校缺学习材料,孙立银卖掉家里的三口铁锅,给全村订了五份报纸。识字的乡亲头一回见到报纸,都抢着看。
孙立银看在眼里,心中竟生出了一丝不安:这报纸太少了!
可再订,钱呢?195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孙立银来到务头集上,卖掉了自己的一件粗布褂子,又赶到邮局订了三份杂志。
曹庙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订报的越来越多了,孙立银成了专职的义务订报员。想订又一时拿不出钱的,孙立银就掏腰包给他们垫。1986年,他将卖棉花的500多元钱全部给订户垫上了。1987年,他又卖了自家的一头小牛,将300多元给别人垫了报刊费。
曹庙村成了齐河县人均订报最多的村子,最多的1988年订了28种、365份报纸,99种、357份杂志。而孙立银,39年来,每年都要拿出300多元钱订阅报刊。他订的《中国青年》杂志,从1958年的创刊号到1996年的最近一期,一期不落地保留着。他所积累的杂志已经有7000多本,报纸6万余张,占满了他的半间屋。
送报
在曹庙村第一次有了12份报纸的1957年冬天,由于乡邮局人手少,几天才能送一次。订报人看不上新报,又想退掉。孙立银说:“别担心,这送报的活,我来干。”这一送,就送了39年。
为了挤出送报时间,他每天坚持清晨5点多钟起床。风霜雨雪,酷暑严寒,从没有阻挡住孙立银送报的脚步。1962年2月,孙立银到位于潘店乡的齐河县第二中学任俄语教师,离家十多公里路。人们以为,这下孙立银不会再送报了。谁知,上班的第一天傍晚,孙立银就骑车赶回家,为乡亲们送来当天的报纸。
孙立银对工作的执著感动了他的妻子,她常常主动帮忙。三个女儿从上一年级起,就开始帮着爸爸、妈妈分报。她们上学除背着书包外,还抱着厚厚一摞报纸,提前一个小时出家门,等送完报纸后,再上学校。乡亲们都说:“立银的三个孩子,是抱着报纸长大的。”
39年里,孙立银一家人一天也没有间断给村里群众送报纸、信件。并且把投递的范围扩大到周围的果园刘、季庄、腰站3个村、5所学校。有人为他算了一笔帐,39年间,孙立银为本村和周围几个村的群众共投送报纸97.55万份、杂志15.61万份、信件8.24万封,在乡间小路上走了10.7万公里的路程。这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半。
用报
有人笑孙立银:几十年时间,你把订报刊的钱存到现在,可以盖一座体面的房子了。他却说:我用这些钱,已经盖起了一座“精神大厦”。
孙立银学报用报,身体力行。1964年春天,他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积极搞生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年就初步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1964年底,他出席了全省先进模范人物代表会议。1975年8月,他在务头乡果园刘中学当老师。他一心扑在教学育人上,1983年,被评为德州地区模范教师。孙立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表扬。1990年、1991年,孙立银两次被评为德州地区优秀共产党员。
过去落后的曹庙村已成为全乡有名的富裕村。村民孙立同,长年坚持订报、用报。他按照报纸上的指点,试种高产大蒜,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种植“土专家”。
曹庙村也成了周围村群众羡慕的“文化村”。恢复高考以来,这个村已考出49名大中专生,是全乡出“秀才”最多的村。孙立银的三个女儿也有两个考上大专、一个考入中专。受文化学习空气的长期熏陶,这个村民风淳朴,社会秩序良好,是全县的“文明村”。老支书孙立常说:“曹庙村能有今天,里面凝聚着立银的心血!”
老记者张仪,离休放下笔杆子后,来到边远贫困山区,承包荒山建果园。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五十五篇《张仪——愿作青山不老松》。——编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