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红旗渠畔新林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8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风貌

红旗渠畔新林州
本报记者戴鹏
60年代,河南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靠一双茧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修建了“人工天河”——总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同时也铸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30多年过去了,林州人民发扬红旗渠精神,实施一个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为世人捧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林州:全市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00.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98元,综合经济实力由1990年的全省第四十四位前移至第九位,还跨进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市”行列。
林州何以能在资源贫乏、交通闭塞、工农业欠发达的基础上,用短短几年实现如此跨越?市委书记毛万春和市长李庆瑞的话叫人茅塞顿开:精神可贵,肯干为先。
是的,凭着这种精神,十几万红旗渠畔的农民、能工巧匠,有组织地走出太行山,足迹遍及黑河、三亚、浦东、塔城等全国200多个城市,承接别人不愿干、不敢干、干不了的工程,每年创建部优、省优工程不下百项,在全国建筑市场打响了“林州牌”。如今,他们把脚手架搭到了巴基斯坦、科威特、俄罗斯、也门等国。光是每年外建创收就有9亿多元,带回的市场信息更是无数。同时,还造就了一批有见识、有胆识、能吃苦的乡村企业家。
凭着这种精神,一大批“泥腿子”成了“市场通”、“土专家”、著名企业家,他们带出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农、工、商企业。如今,十几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的花园式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形成了冶炼、建材、管线材、汽车配件、医药化工、林果加工基地,成为林州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
只有初中文化的姚村镇定角村实业总公司总经理李广源,靠自学获得国家机电专业证书和日本产业教育中心颁发的毕业证书。几年时间,使只有20来人的小厂迅速发展为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机电产品加工集团。史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发水,为建成汽车配件厂,33个夜晚在汽车上度过,吃掉几箱方便面。到去年,他的靠两盘小铁炉起家的村办企业产值已突破亿元。许存山,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18名党员、百名劳力,在海拔1800米的太行山顶,在415亩被分割成5618块的耕地上,用地膜覆盖技术试种冬小麦,创出了亩产300公斤的奇迹。8年挖山种树不止,打开了通往山外的37.5公里公路,5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十多倍,达1100元。昔日贫困的山民走向了富裕。
凭着这种精神,靠义务劳动、市场杠杆、社会共建,林州5年投工投资近5亿元,拓宽升级了通往安阳和山西的公路,把一个全是“断头路”、破旧不整、脏乱无序的林州市区变成了全省少见的整洁文明的县级城市。不到3年,打通了六纵五横新老街道,城区新建了十几所学校和100多家文体场所,开通了两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围绕市区的陵阳、姚村、横水、合闸卫星城镇建设加快,面貌巨变。
立在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前,凝望着太行石壁上江泽民总书记那遒劲的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记者顿然开释: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一旦与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结合起来,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林州人用自己的实践向河南全省、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人民昭示了这个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