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历史转折——回眸遵义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8
第1版(要闻)
专栏: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

伟大的历史转折
——回眸遵义会议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
长征的命运从遵义转折;
党和红军的命运从遵义转折;
中国革命的命运从遵义转折。
作为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遵义会议揭开了我党历史的辉煌篇章。
来到遵义,首先赶到二万五千里红飘带上最吸引人的纪念地——遵义会议会址,从六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伟大转折中追寻历史对于现实的昭示。
(一)
由毛泽东亲笔题名的遵义会议会址,早在五十年代便已开辟为纪念馆。如今,坐落在遵义老城琵琶桥畔的这栋二层小楼,已是这座有着四十万人口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最显著的标志。
六十多年前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在这里成为党和红军的掌舵人,使处于惊涛骇浪之中的革命航船拨正了历史的航向。
“选择毛泽东和他的正确主张,是党与红军觉醒和成熟后的必然。”经历过创建红色根据地和长征全过程的王平、张爱萍、张宗逊将军追忆这段历史时激动地说:“无论井冈山斗争的成功,还是中央苏区前三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都早已证明,率先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成功结合起来的毛泽东及其思想,才是中国革命的成功所在。而照搬外国经验、唯‘国际指示’是从的王明等人只能断送中国革命。”
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从滚滚于都河追寻到滔滔湘江边,我们一次次记下了错误路线把中国革命导向绝境的惨痛教训——
由于“左”倾主义推行一套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路线,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红军几度濒于绝境,从长征开始到湘江之战结束的仅仅两月余,中央红军便由八点六万人锐减到了三万人……
面对鲜红的湘江水,长征大军从血的教训中认清了错误路线领导的危害。
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的争论,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深深赢得了党和红军。从中央领导到每一个长征将士都在呼唤毛泽东出来执掌革命航船。
(二)
登上遵义会议会址的二层会议室,那盏照亮过中国革命前程的马灯,那组凝固了六十多年前庄严时刻的镜头,那一帧帧会议参加者的历史照片,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三天。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和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二十位会议参加者中的绝大多数,在中国革命濒临绝境的生死关头,推动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四年来首次行使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权力。
作为亲历过这次伟大转折的三位健在者之一,伍修权老人清楚地记得,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得到一致拥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所犯的严重错误和在组织上取消集体领导的严重错误受到批判。
“英明领袖指航向,革命磅礴向前进。”一段《长征组歌》歌词,是遵义会议之后长征形势的真实写照。随着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在全党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地位的结束和毛泽东成为中央最高决策层的实际核心,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一页。纪念馆珍藏的一组历史画面向参观者展示: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演出了战争史上一幕幕无与伦比的活剧。敌人的一次次围追堵截被粉碎了,巍巍雪山茫茫草地的千难万险被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被克服了。中国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一步步到达胜利的彼岸。作为我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遵义会议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更在于:开始在全党范围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大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保证了党和马克思主义路线的贯彻执行;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党内生活不正常的状况,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正确的领导制度和维护全党团结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
遵义会议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2000多万参观者。
1958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回到这座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楼房。在当年的会议室里,邓小平同志深情地回忆了会议的许多细节,叮嘱有关部门好好保管馆中的文物和资料,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历史财富。党的第三代领导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等近几年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的干部群众,都在通过发生在这里的伟大转折所揭示的真理中寻找历史对于今天和未来的启示。
邓小平在回顾党的历史时曾说过:遵义会议之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
60年前长征胜利的历史和今天改革开放成功的现实都已表明,正是有了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也正是有了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我们党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胜利。
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我们深深感到,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长征的辉煌胜利,我们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也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纪念馆的负责同志介绍说,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在黔川滇边界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的辉煌一笔。就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取得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娄山关大捷之后,马背上的毛泽东向着漫天云霞豪情满怀地吟出了不朽词章《忆秦娥·娄山关》。1991年12月19日,江泽民同志来遵义视察,一下飞机,就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仔细观看了陈列后,总书记挥毫敬录了毛泽东的豪迈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确,如同遵义会议之后长征路上依然雄关漫道一样,在今天奔向21世纪的征程中,道路也并不平坦。但是,长征的后来者们与当年的长征将士一样对未来信心百倍:因为我们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正确路线,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我们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保证,也是遵义会议给予我们的昭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