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绵阳八方挖潜带活全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绵阳八方挖潜带活全盘
本报讯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四川绵阳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市之路,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去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56.9亿元,财政收入16.68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跃居全省第三位。仔细分析绵阳的宏观环境,决策者们看到了绵阳蕴藏着的一座“富矿”,这就是实力雄厚的科技大军。这里是国家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教授、研究员等高级科技人才达8000余人,将这支多年处于封闭状态的力量导入当地经济发展轨道,势必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为此,绵阳市把军工单位民品纳入地方国民经济计划,全市围绕电子、机械等支柱产业,先后筹集数十亿元的资金,组织实施了“军转项目”200多项,新建民品生产线58条,向地方转移高新科研成果1800多项。随着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商品优势,全市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4年的58%上升到去年的88%。全市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实现民品产值和利税去年已经达到110亿元和16.2亿元,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与此同时,科教兴企、科教兴农在绵阳也取得了可喜进展,农民收入从10年前250元增加到现在的1200元,如今在绵阳,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45%,其中农业达到65%。1988年绵阳工业发展中每投入1元钱,产出大体也在1元,而1995年投入产出比已经提高到1∶5左右,其中电子工业更是达到1∶10以上,使这一行业的人均创产值和利税在全国名列前茅。(李保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