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最后的爱”——国外社会公德拾零(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8
第7版(国际)
专栏:
“最后的爱”
——国外社会公德拾零(之三)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邹德浩
加拿大多伦多圣麦克尔医院的心血管专业和创伤急救科在加拿大很有名气,但在这所现代化医院的第四层楼内,却有几间与医院气氛不协调的家庭式病房,这就是已有14年历史的临终关怀病房。在这里工作的护理人员,都是不取分文报酬的义务工作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最后的爱送给最需要的人。
圣麦克尔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有10张病床,平日只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值班,但却有50多名义务工作者轮流来这里提供无偿服务。这些义务工作者中有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也有大学生和其他阶层的人士。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周来这里无偿服务4小时。负责排班的玛丽女士介绍说,住在这里的患者大多数是70岁以上高龄的晚期绝症老人,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他们在这里平均住院2—3周。在这段时间里,护理员的目的就是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人际环境,使他们愉快、安详地告别这个世界。
记者在参观时发现,这里的病房设施与日常的家庭摆设没什么两样,墙上挂着患者平日喜爱的画或照片,桌上摆着他们平日爱读的书籍或杂志,厨房里各种炊具一应俱全,可以随时为患者准备可口的饭菜。玛丽解释说,她们尽量使患者来到病房后不产生等死的感觉,在老人们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们每个义务工作者都是他们的亲人,都会尽心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在这里,护理重于治疗,常规治疗主要是帮助他们减轻肉体上的痛苦,重点工作则放在日常的护理上,处处使他们心情上不感到孤独,最后让他们在爱的温情下含笑离开人间。
玛丽说,这个地方按说是个悲伤之地,但每个在这里服务的义务工作者却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感染患者,帮助他们战胜恐惧,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患者的每一个要求,义务工作者都想方设法满足。当记者看到有5年义务工作经验的玛丽用轮椅推着老人去洗澡时,那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让每个见到的人都会为之感动。据值班的拉法尔德医生介绍,这些义务工作者为患者提供24小时的服务,从洗脸、洗澡、换衣、喂饭,到擦屎、倒尿、读书、读报,几乎无所不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拉法尔德医生还说,在每年加拿大义务工作周的日子里,前来报名参加义务服务的人更多,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困难的时候,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做一些事情,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应有的基本道德。
在一间类似小客厅的房间里,记者还看到墙角摆着钢琴,靠窗处放着书架。在阳光的照耀下,茶几上摆放的鲜花给人一种生命充满朝气的感觉,原来在前一天晚上,一位患者的女儿曾在这里举行过婚礼,这富有人情味道的安排使家属非常感动。也正因为义务工作者把他们点点滴滴的爱融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许多患者家属在感动之余,不但捐巨款给医院的研究机构,有的还干脆加入到义务工作者的行列。
正如加拿大总督勒布朗所说,如果说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人帮助人的互助精神,先来的移民帮助后来移民,黑人帮助白人和白人帮助黑人,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4年里,共有2500多名不同肤色的患者在这里安详地告别了人世。一位名叫福克斯的89岁老人去世后,她的家属专门撰文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题为《最后的爱》的文章,文章说加拿大每周都会通过新闻媒介评出一个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中有见义勇为者,也有救人或救火者,然而众多的义务工作者中被评为英雄的并不多见。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默默无闻地把爱奉献给最需要的人,他们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本报渥太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