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赵雪芳:心中唯独无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风貌

赵雪芳:心中唯独无自己
本报记者刘伟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本报曾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过的“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雪芳”近况如何呢?
记者前些天在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见到赵雪芳时,她刚给患者做完两个手术。
身材瘦小的赵雪芳,头上戴着蓝色的纸质手术帽,从她接受癌症放疗、头发大量脱落后,她就再没摘下过手术帽。26摄氏度的天气,记者穿着衬衫,她却穿着对襟毛衣。护士长赵挂梅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记者说:“就这样的身体,赵主任还是满负荷工作,每天都要来科里。许多产妇,尤其是难产的,点名要主任接生。6月30日,我陪赵主任从北京坐长途汽车回长治,半年多的治疗,身子已很虚弱了,可赵主任在第二天就上班了,一个多星期后,亲自给一个病妇做了手术。”
谁又能想到,此时的赵雪芳,已是膀胱癌、直肠癌、肺癌三种癌症集于一身了。
赵雪芳的心里装着的全是病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在妇产科主任那间狭小的办公室,赵雪芳轻声细语地对记者说:“我从小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就很深。癌症是无情的,能活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
1996年9月16日,身材瘦小的赵雪芳脸色苍白地走出手术室。这一天,她主刀为一个重病妇做了五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地切除了小南瓜大小的子宫颈肌瘤。
妇产科副主任孙清芳对记者说:“手术中我两次发现雪芳的脸一下子白了,我担心她的身体,因膀胱癌症患者需多喝水,我就让一个医生用管子给她喂水喝,但雪芳摇摇头,全神贯注地做手术。手术结束后,我这个健康人都很累了,雪芳却高兴地说,看来我的体力以后还可以上大手术。”
我们看一看赵雪芳1994年以来的工作记录吧。
1994年:专家门诊1124人次,普通门诊772人次;
1995年:专家门诊313人次,普通门诊253人次;
1996年:专家门诊63人次。
三年共做手术356台次,下乡普查病情918人次。
我们再看一看赵雪芳30多年来的工作量:为几千名妇女做过各种手术,为两万多名患者解除了痛苦,数不清有多少新生命从她手中诞生……
赵雪芳获得“白求恩奖章”以后,李鹏总理为她题词:“救死扶伤,无私奉献”。1995年她又光荣地入选中华十大女杰。记者在采访赵雪芳时,恰逢郊区西北兔乡南村的乡亲送来请柬,邀请赵医生在9月27日参加南村自来水饮水工程纪念碑揭碑仪式。原来,早在1965年赵雪芳就在南村给当地妇女进行过普查和诊治地方病。身为省党代表的赵雪芳,曾直接向省委书记胡富国当面反映过南村拉车取水的情况。现在,自来水接通了,南村的村民当然忘不了赵雪芳。
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医生,人民忘不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