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田野的呼唤——中国“绿色证书工程”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9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田野的呼唤
——中国“绿色证书工程”侧记
彭铁元
千百年来,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华古国,种地似乎已成为农民的本能。在80年代初,如果有人说农民种地也要领技能证书的话,黄土地上那些质朴的弟兄也许要笑掉大牙。可就是在十几年后的1995年底,“绿色证书工程”已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800个县展开,200多万农民领到了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村能源、农业能源、农业环保、林业及农田水利等专业的“绿色证书”。在自己的土地上领一张“绿卡”,已经成了今日中国农村的热门话题。
1988年4月,在技术性强、经济效益好、农民承包积极性高的果树承包中,北京大兴县政府亮出新招:凡承包果树者,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技术许可证后,方有承包资格。两年后,116名学员经过284学时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学习,领取了县政府颁发的“果树承包许可证”。这就是中华大地上涌现的第一批“绿色证书”。
1990年4月,“绿色证书”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实际上就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是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规范要求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这一制度并非中国人的创造。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生产向工程化迈进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就普遍把实行“绿色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国策,以确保农业劳动者的业务素质。
在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在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竟有1亿人之多,每年虽然有600万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务农,但他们不是文盲却是农盲。他们在学校里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被老一代农民称为“种地不如老子、做饭不如嫂子”,很难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生机。
“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改变了由科学文化素质落后者管理农业生产的状况。目前,大多数“绿色证书工程”试点县明确规定:只有取得“绿色证书”,才有资格承包规模经营,才有资格选聘为农技人员和村干部。同时,“绿色证书”教育充分结合生产实际和脱贫致富,对农民“一业一训”,围绕一项产业,交给农民一套技术,让农民学得着、用得上,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广西兴安县司门村农民张盛格为了致富学“绿证”,老两口卖掉棺材,并把儿子办喜事的钱拿来办养牛场,两年彻底脱贫。河北兴隆县到1992年底,从“绿色证书”学员中选任了743名村干部,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结构,形成了一支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基层科技领导力量。吉林省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四年间畜牧业总产值增长了41%,结束了从省外调肉的历史……
“绿色证书工程”正悄悄在中国土地上掀起一场革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成果应用率的提高,正极大地推动着农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它昭示着中国农业充满希望的未来。
1996年6月,全国“绿色证书”工作会议在广西召开。当“绿证”工作者到全州县参观时,一位老农挑着一担蔬菜和鲜花,从30多里外的山区赶到现场。他对会议代表们说:“这些菜和花是我学‘绿证’的收获。我把它送给你们,谢谢你们给农民指引了一条致富路。”
(附图片)
广州市明兴蔬菜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无公害蔬菜。
新华社记者 刘玉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