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无言的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09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无言的辉煌
马义民
一个秋日的傍晚,夕阳把这里的坡坡梁梁染得通红。山村如同往日一样平静,只有炊烟袅袅升起。60年前,也是这样的傍晚,一支队伍悄悄开进了这里。山民们并没有惊恐,眼前的,和前面经过的队伍一样,他们虽然衣衫破旧,可精神饱满,虽说面带饥色,但无不义之举。他们打开了背包,在巷道里的墙根前、屋檐下宿营,谁也不肯进入百姓家。这里是回族聚居地。在一座古寺前,一支马队过来,几位首长翻身下马,警卫人员报告:这里是单家集的单南清真寺,今晚部队将在这里宿营。寺中的阿訇和村里长老迎上前去,和首长亲切握手。直到有人介绍说,这是我们红军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时,单家集顿时沸腾了!乡亲们忙着给红军腾房子,烧茶做饭,将粮食按市价卖给红军。毛泽东在阿訇们的邀请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清真寺,并在寺内的北厢房内和长老们一起吃了晚饭。当晚,毛泽东就住在寺北面的拜文海家。
这里是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村。
今年8月7日傍晚,我驻足在单家集单南清真寺门前,细细地观察着这里的一切,追寻红军长征途中曾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希望挖掘出那次大迁徙给这里留下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普通的清真寺,大殿坐东朝西,两侧有南北厢房。感谢单家集的父老乡亲将北厢房一直保存得如此完好,一切都和60年前一样。你看,中间是门厅,左右有两门,从左手门里进去,靠窗户有一大炕,炕上有毛毡、炕桌、油灯,这一切都是西北百姓家常见的。就在这里,毛泽东和当年的长老们共进了晚餐,这一定是顿很丰盛的晚餐,他吃得很香。茯茶、油饼、熬饭端上来了,还端上来了父老乡亲对红军的爱戴和对这位红军舵手的敬意。他一边吃饭,一边宣传党的政策:共产党和红军队伍尊重回族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饭后,阿訇们要毛泽东在这留宿,他严格遵守红军“不准驻扎清真寺”的禁令,说了声“不打扰了”,便从这里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毛泽东走后的第二天,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了这座清真寺,据说国民党在这里共投下了七颗炸弹,大殿被炸坏了,可这北厢房只伤了点“皮毛”。料事如神的毛泽东,也许此时已登上了六盘山。他仰望长空,俯视群山,正潇洒地吟哦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那气壮山河的词章。
与清真寺只有一墙之隔的拜文海家,是座西北高原上典型的农家小院,四棵梨树果实累累,奶牛正卧在槽前悠闲地反刍。院子的北面有两间农家小屋,60年前就在这里,27岁的拜文海接待了42岁的毛泽东。多么平常的小屋,多么平常的土炕!可谁曾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前,领袖的风采曾在这里展示,历史的画卷曾在这里摊开,一位和战士一道用双脚刚刚爬过雪山、越过草地的伟人曾在这里扯起了鼾声。历史在这里留下过辉煌。就在这间小屋里,曾燃亮过一盏革命的灯。在炕桌上、在油灯下,一位曾率领红军队伍呼啸驰骋在万水千山之间的历史巨人,可能又在勾画新的长征,他或许又在翻阅着《资治通鉴》,或许吟咏起他喜爱的“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的诗句。
第二天拂晓,部队出发了,毛泽东也走了。从这片大地上走了过去,走向了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城。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曾恩情于革命,但人民却从不言辉煌。60年来,这块土地曾经沧海,然而不管风怎样刮,人民还是照常耕作,不管雨怎么下,葫芦河水依然清澈。打那之后,红军的大队人马曾七次驻扎过这里。唯一值得这里人们自豪的是,革命的惊雷曾从这里滚过,老百姓用自己的粗茶淡饭,为一支支吃草根、穿草鞋的队伍驱走了饥饿,补足了粮草,并把他们送向了远方。(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