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精神文明建设要常抓不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精神文明建设要常抓不懈
纪友伟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党中央已经决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两手抓”,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同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学习、借鉴张家港的先进经验,脚踏实地地开展系列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物质投入”四个到位,使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目标。大同市认真抓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和市直各局、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在人员、时间、内容上提出了要求;对全市县(处)级干部集中在市委党校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化学习,把学习理论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进行法制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干部群众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各级领导承担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责任。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能不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能不能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方针的问题,有没有驾驭全局能力的问题,只有自上而下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格局,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层层“硬”起来。为此,大同市建立健全了各级精神文明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系。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安排意见,由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对贯彻和完成任务情况要以党纪、政纪做保证。同时,有效地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阵地,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是工作措施到位,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近年来,大同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方案,有布置、有检查,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在全市大力开展“净化心灵、美化形象,争做大同文明市民”的活动。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坚持每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精神文明“十佳”活动,大力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弘扬社会正气。
在全市服务行业、“窗口”行业,开展“满意在大同、称心在古城”的活动,在全市商业服务行业开展文明服务竞赛,将文明服务纳入企业管理之中,形成服务质量与经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挂牌上岗、商品退换、行为规范、语言文明等一整套文明服务制度。同时,开展打击假冒商品活动,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全市确定了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市政、公交、旅游、金融、医疗卫生、邮电通讯十大“窗口”行业,努力提高服务档次,涌现出不少文明服务典型。
四是物质投入到位,加强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在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三种意识,即:两个文明建设要同步发展就必须同步投入的意识;各级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责任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要全社会发动、全社会支持的意识。市委常委会决定每年给市文明办拨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委的要求,即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宁可别的方面少花钱,也少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每年增拨精神文明重大活动的专项经费。还拟定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奖励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同时广泛发动全社会捐款捐物,大力扶助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近年来,全市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作者为中共山西大同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