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报指出须加强防灾救灾工作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易遭自然灾害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0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报指出
须加强防灾救灾工作
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易遭自然灾害地区
新华社日内瓦10月8日电(记者陈维斌)10月9日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为此发表公报指出,全球目前有近1/4的人口生活在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自1960年以来,全世界每年遭灾人数平均增加6%。
公报说,当今城市遭受水灾危害最为频繁,人口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是引起这种灾害的主要因素。据预计,到2000年,世界60亿人口中的一半将在城市生活,这使城市和城市居民更容易受到洪水、地震、飓风、滑坡、火山爆发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公报指出,到本世纪末,世界绝大多数大城市将在发展中国家。从现在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数量将占世界总数的80%。城市贫民区人口密集、简陋房屋建筑过分集中都是构成城市易受自然灾害危害的因素。此外,城市土地吸水少,空间小,建筑工程阻碍排水系统畅通,这些也都是造成水灾的人为因素。如发生地震,80%的死亡者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在沿海城市,飓风常常摧毁不牢固的房屋,造成大批人员伤亡。
这项公报认为,现今人们不可能防止地震、火山爆发、飓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努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首先是每个城市应制定防灾规划,建立防御自然灾害的有效警报、排涝和救灾系统,使防灾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此外,地方政府应向易受自然灾害威胁的地区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加强防灾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