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个性鲜明的艺术展现——观第五届“五个一工程”电视文艺晚会感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0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文化长廊

个性鲜明的艺术展现
——观第五届“五个一工程”电视文艺晚会感言
可伦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已经实施了五周年。五年来,“五个一工程”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在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全力支持下,通过广大文艺、出版和理论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辛勤耕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推出了数百部优秀作品,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创作人才的系统工程,要运用时间长度为100分钟的一台电视文艺晚会来加以表现,这的确是摆在文艺晚会创作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晚会创作人员经过认真观摩研究历年来的获奖作品,挖掘出了潜藏其中的内在意蕴,发现了富有形态美感的篇章片断,提炼出了作品共有的特色精华,为广大电视观众献演了一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雅俗共赏、阵容强大、节奏紧凑、风格独特的节目。
晚会最为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它对于“五个一工程”的性质意义和五年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获奖作品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在展示的形式上,采用了“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塑造时代英模,呼唤正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勇于进行艺术探索,追求艺术精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这样五个板块来结构节目,并辅以每次30秒的大屏幕快速闪回,在统一、固定的音乐声中介绍了历年的重要作品。特别是通过演员带作品、点作品的方式,使整台晚会与获奖作品环环相扣、紧密相联,起到了突出渲染获奖作品的效果。
晚会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就是,它的节目品位高、格调雅,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导向性,又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可视性。开场歌舞《走向辉煌》,词曲并茂,通过杨洪基、顾欣、幺红三位高亢华丽的演唱,显出了恢宏的气势。歌舞组合《民族之光》热烈欢快,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使观众既欣赏了编排精到、创意新颖的“鼓”舞,又领略到了欧米加参、阿依吐拉等著名少数民族艺术家的演唱风采。由黄宏、李文启主演的小品《青海姑娘》以巧妙的构思、精彩的语言、不断抖搂的包袱,对文艺创作当中存在的“宾馆文学”、“火锅文学”和脱离生活、胡编乱造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引起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笑声,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难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较好的电视小品。在音乐表演剧《心声》里,当演员王铁成讲述他在人民大会堂拍摄电影《周恩来》的感人氛围时,他的眼眶湿润了,两行泪珠滚落脸颊,观众的心顿时揪紧,情海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澜;当奚美娟讲到她在参加电视剧《一个医生的故事》拍摄的一段往事时,她的诉说是那样的流利和生动,她的声调是那样的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朗诵铿锵有力、激情满怀,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炽烈的爱和对中华大地的似海深情,把音乐表演剧推向了高潮,也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晚会的再一个不同凡响之处就是在晚会节目越搞越多越搞越平的情况下显示出了这一创作群体的艺术个性和才情,使得整台晚会在形态美的追求和某些局部上露出了创新的亮点。对于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晚会,过去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品位和格调高了就不容易做到好看。而一台好的晚会,总是熔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为一炉的晚会。在这一点上,主创人员认识明确而又坚定,充分调动了歌、舞、乐、剧、服装、化妆、声、光、电、舞美等艺术手段,加以高度的复合浓缩,在紧凑的节奏中、在综合立体和全方位的协调运动和配置中展示出了五彩斑斓的形态美,在视觉形象上给人以典雅、新鲜、别致的美的享受。在结构手法上,采用“观众心语”的征集和现场朗诵,既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现场感,又给许多艺术家提供了展示风采的机会。在语言节目方面,采用纪实诉说的方式进行表演,发挥了电视新闻性的长处。在舞蹈节目方面,用舞蹈去营造文化下乡的环境和气氛,赋予舞蹈与节目相对应的思想情绪内涵,不是仅仅作为陪衬,在这一点上与以往的晚会比较,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当然,这台晚会并非十全十美。由于这是第一次创作完整的、专题性的“五个一工程”文艺晚会,加之时间仓促,晚会在节目的整体衔接上,尚有生硬之处,在细部上,个别节目的创作,还有可以推敲探讨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