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话剧《热血甘泉》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0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歌台舞榭

话剧《热血甘泉》的启示
黄国柱
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和内蒙古军区文工团最近推出的多场次话剧《热血甘泉》,是根据“模范共产党员”李国安的先进事迹创作演出的。
《热血甘泉》以内蒙古边疆地区缺水为基本的背景,首先展示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因缺水而贫困的生活现实:美丽的姑娘为了逃避有毒的水源而不得不和心爱的小伙子告别,欲远嫁他乡;村子里的人们不得不让年迈的老阿爸背上全村凑起来的钱去找解放军“水神”……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同时,李国安和他的战友们面对的则是“老少边穷”的客观现实,强烈的反差激起的是守边军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把为边疆人民找水打井看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义务,进而产生出一种高尚的事业感、神圣感,所以,哨所把新兵入伍的第一课——“喝苦水”变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仪式。话剧把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民造福”的古老的道德信条统一在自己的精神旗帜上。
为了找水打井,给水团团长李国安作出的牺牲是巨大的。他以苦行者的身影在边疆已经战斗了几十年,却从来无怨无悔。对母亲,他是临终时未能守孝侍奉的儿子;对妻子,他是不能时时相伴的不称职的丈夫;对儿子,他是不能辅导他的作业、家长会上丢尽脸面的父亲;对自己,他是多病缠身而不知自珍自惜的病号……在以讲实惠、谋私利为时髦的今天,李国安的行为究竟还有多大的价值和市场?剧中给我们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夕夜,新年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李国安却因过度疲劳而在工地沉沉睡去,众多去慰问的群众自发地为他“站岗放哨”;当打井的决定作出的时候,年过花甲的老人情愿跪在被誉为“水神”的李国安面前……还有什么样的褒奖能更甚于此呢?可见,该剧的成功主要是主人翁李国安形象塑造的成功。
我们生活在矛盾冲突之中,或者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冲突。在李国安的生活环境中,这一点也不例外。李国安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军官,生活在一支条件艰苦的部队里。社会上的思想意识不会不以各种渠道渗透到部队中来。比如,对于苦与乐,个别的战士因怕苦怕累,可以在李国安表达找水决心的诗作上改动字句,使其变成相反的意思;比如,对于打井困难程度的估计,冯工的认识显然与李国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党委会上的交锋,是该剧最精彩的场次之一,正是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李国安迸发出了“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最强音,使每一位在场观众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我们在每一部话剧作品中希望看到和听到的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仪态万方、个性鲜明的语言。该剧的人物语言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无论是主要人物的北方普通话,还是当地老百姓的内蒙古方言,无论是来自上海、东北、四川的各地特色的地方话语,都为话剧的可观赏性增色不少,一方面,是使该剧笼罩了一种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另一方面,则使整个舞台始终洋溢着生龙活虎般的部队生活氛围,可谓色彩鲜明,引人入胜。
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求创作者和表演者在整体的构思立意和具体的动作表达上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世界。《热血甘泉》艺术风格上的特点也许可以用豪迈大气、激情充沛、结构严谨、阳刚与阴柔兼美来加以概括。面对困难,包括一开始思想并不通的如冯工这样的军人,都保持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白鸽放飞之后又飞回的首尾呼应,李国安和妻子的车站对话后的《蓝色的多瑙河》的旋律涌起,又令人神往于革命浪漫主义的韵致之中;当李国安和战士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出了甜水的时候,他们手捧甘泉谁也笑不出来,泪水却不期而至,这种艺术手法,也是堪称让人赏心悦目的生花妙笔……
《热血甘泉》在艺术上并非已经完美无缺。比如,它在进展的节奏上,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还有令人遗憾之处,但该剧无疑为当代并不景气的话剧舞台增添了一道崭新的风景,对于整个军事题材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