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中国军事医学迈向世界——访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主席陆增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军事医学迈向世界
——访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主席陆增祺
新华社记者 张东波 本报记者 艾笑
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将于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记者日前采访了任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主席的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助理兼卫生部部长陆增祺。
记者: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将在我国召开,作为委员会和大会主席,请谈谈你的感想。
陆增祺: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比利时陆军医官文肯中校(后升将军)倡导下,于1921年创建的。此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其为“在军事医学领域国际性的政府间组织”,常驻机构设在比利时,成员是各会员国家政府派出的一名国家代表(一般为军队的卫生总监)。它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并同时召开国际军事医学学术大会,以促进国际军事医药界友好交流和合作。目前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参加了这个组织。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89年在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执行局会议上决定恢复我国正式会员国席位。1990年开始,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组织。1994年,经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批准,我国代表在第三十届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上提出申办三十一届大会的请求,获得成功。
记者:我国军事医学的特色及在世界军事医学领域的地位是怎样的?
陆增祺:我军军事医学已形成优势和特色,并在国际上占有较高地位。如烧伤和创伤外科的研究,放射病和军事毒理的研究,心脏外科、肝胆外科和耳鼻喉科的临床研究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记者:近年来,我国的传统医学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重视和欢迎。请问,中医中药在军队卫生工作的作用怎样?
陆增祺:我军许多部队因地制宜自采、采种、自制、自用中药和应用针灸、正骨推拿等传统疗法和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使部队多年没有发生过传染病的大流行,肝炎、痢疾等发病率也很低。有的部队用中医“平衡针”疗法治疗因训练导致的肩、腰、膝、踝部位软组织损伤数万例,显效者达96%。这次大会的主旨报告就是《中国军队卫生工作中的传统医学》。
记者:这次会议的学术水平和我国参加交流的内容怎样?
陆增祺:这次大会上要交流的学术论文近500篇,我军代表的论文约250篇,都是高水平的。内容一是战时新武器伤及其防治;二是从军事角度看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三是传统医学在军事环境下的应用;四是军事环境下抗生素治疗的主要原则;五是军事训练及运动损伤的防治。会议期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举办的中国军事医学成就展和野战卫生装备展将有一批我国最新的军事医学成果展出。
还有几个数字也能反映这次会议的水平。出席这次会议的外宾近600名、我军代表400名,总人数将近1000人,仅将军就有百余位,还有许多国际著名的军事医学专家,规模超过历届国际军事医学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