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发自杜尚别的感谢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2
第3版(国际)
专栏:特写

发自杜尚别的感谢信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尹树广
10月11日下午,本报记者站传真机突然收到一封发自杜尚别的感谢信,发信人是塔吉克斯坦第一副议长多斯季耶夫先生。读罢此信,记者被这位资深政治家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感情所打动。信里所讲述的那段不久前发生的故事,无疑为中塔两国人民的友谊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话。
那是9月16日至20日,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访华,多斯季耶夫作为主要陪同人员随行。结束在北京的两天访问后,客人又到风光旖旎的海南岛考察。他们登海口,下万宁,游三亚,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令代表团赞叹不已。但就在这时,多斯季耶夫的心脏病突发,危及生命。
以下文字摘自他的来信:“海南岛的优美风光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时我心脏病突发,生命面临严重考验。而席卷海南的八级台风又加剧了我的病情。
“我想说,并不是中国之行恶化了我的病情。看来,这是由于长期紧张工作之后,身临海南岛优美的自然环境,神经突然松弛而造成的。但是,中国医生的悉心照料和高超医术使我转危为安。
“这一切简直是奇迹,真正体现出‘危难见真情’这句成语的含义。我的心底将永远留下一位陪同我从饭店到海口市医院的女医生和她的助手以及该医院主治医师和一位我们用俄语称之为‘尤拉奇卡’的女翻译的形象。看到中国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和我的同事们再也抑制不住感激之情,开始用圣洁的字眼‘妈妈’来称呼他们。有位智者曾说:‘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孕育伟大的儿女’。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恰如其分。回忆这段时光,我向他们深深鞠躬,以表感激之情,愿他们身体安康。”
多斯季耶夫先生的信是这样结束的:“我写这封信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个生命曾危在旦夕的人深思熟虑的结果。”
目前,多斯季耶夫先生的身体已康复,他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去海南岛,去握住那些抢救他的中国医生的手,深情地说一声“谢谢”。
(本报阿拉木图10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