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功留老区人民——国家机关扶助井冈山区脱贫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功留老区人民
——国家机关扶助井冈山区脱贫纪实
本报记者 丁伟
1989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井冈山区,访问了江西永新县高楼乡莲花坪村贺天祥等三个特困户。临走时,他叮嘱当地干部:得想个法子,老区人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今年9月下旬,他沿京九线考察时又说:我们任何时候不能忘了老区人民。7年过去了,井冈山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63岁的贺天祥老人对7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江泽民总书记坐在竹凳上,详细询问他家几口人,种几亩田,一年收入有多少。如今,吃了38年返销粮的贺天祥家有余粮,住有新房。
“要是没有北京来的扶贫干部,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贺天祥的话道出了老区人民的心声。
从1986年至今,国家机关先后有10批共100多名机关干部到井冈山扶贫。他们远离城市,远离家人,和井冈山区群众相濡以沫,共谋脱贫良策,被江西省政府誉为:汗洒井冈大地,功留老区人民。“小能人”“结对子”
1987年3月,首批扶贫团团长、民政部农业救济司司长姚进明带着几个扶贫干部到莲花县老寨里村蹲点扶贫。看着一张张菜色的脸,工作组成员的心抽紧了。
经过挨门挨户调查走访,扶贫团发现:尽管全村贫困现象较普遍,但也有少数“冒尖户”。种粮能手贺九益承包9亩稻田,亩产500公斤;养殖大户贺侃益掌握凤尾菇培育技术,全家人均年收入达1000多元。种着同样的田,靠的是同一座山,为什么贫富差距如此大?对大多数村民来讲,“种田靠天养”而“田外不见‘天’”,劳动技能较差又缺乏多种经营的技术和经验。找到了穷的症结,经与村干部商议,扶贫团开出两帖“处方”:一是开展“小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子”活动,把村里长年吃返销粮的6个特困户的土地转包给贺九益,其他12个低产户在他的指导下耕作;二是成立“凤尾菇栽培”、“育杉苗”等实用技术学习小组,通过贺侃益等人现身说法,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一年下来,全村粮食总产达16.5万公斤,人均收入24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75%。老寨里一举甩掉“返销帽”,第一次向国家交售脱贫粮3万公斤。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已退休的姚进明同志。谈及老寨里村的变化,他拿出村委会刚寄来的一封信:全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人均收入1650元。今年早稻又喜获丰收,凤尾菇的销路也很好,还集资办起了一个蘑菇罐头厂。
走山路 念山经
五百里井冈郁郁葱葱,毛竹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山里人把毛竹叫做“茅竹”,意思是像茅草一样不值钱,只能夹篱笆、当烧柴。1988年,民政部扶贫工作组来到井冈山市茅坪乡,因地制宜投入13.7万元办起了竹制品工艺厂。
起步是艰难的。粗糙的原竹要削到人见人爱的份儿上可不容易,烙花工艺更是道难关。民政部扶贫小组成员和乡里组成的攻关小组作了260次试验才告成功。当一双双洁白坚硬、美观精巧的龙凤筷从流水线上出来时,老表们激动不已:战争年代打敌人,用竹子削成竹刀竹剑,60年后将竹子送进厂房,变成了造型别致的工艺品。
产品出来了,销售成了难题,这些京城来的干部又成了推销商。他们千里迢迢把筷子带到北京推销,部里的同事见他们大包小包,取笑司长、处长成了“小贩”。然而正是这些“小贩”先后把竹筷打进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和上海、江苏等15个省市,并远销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扶贫团的吴玉清每次外出推销都坐硬座,碰上火车晚点,就头枕着筷子在候车室睡上大半夜。
如今,井冈山四县一市的毛竹加工厂有100多家,产值在300万元以上的9家,这些企业的产值和利税在四县一市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毛竹加工业成了井冈山区的支柱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山民们以山为田,靠竹致富,家庭纯收入中有40%来自毛竹种植及其加工。
山里娃闯世界
1988年7月,为联系劳务输出事宜,扶贫团成员唐是等三人怀揣着盖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章的一纸公文,匆匆踏上开往广州的列车。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跑深圳、下东莞、走顺德,5天时间行程1000多公里。盛夏酷暑,三人身上长满了痱子。
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一个多月后,拿着招工合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300多名山里娃离开井冈山。但没过多久,很多人陆续撤了回来,原因很简单,人生地不熟,想家。扶贫团成员挨门挨户家访,苦口婆心地劝导,并给广东有关方面写了一封致歉信,回来的人才又南下。
10年来,在扶贫团的帮助下,井冈山四县一市先后有100多万人次外出打工,足迹遍布21个省市。近年来,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打工仔纷纷回乡办厂,热热闹闹的打工潮变为轰轰烈烈的创业潮。
今年9月初,记者沿开通不久的京九线到井冈山采访时,吉安地委书记王林森对记者说:这些年井冈山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干部功不可没。井冈山的父老乡亲很想念他们,盼着他们经常回来看一看。(附图片)
京九铁路吉安赣江特大桥。李海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