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新途径黑龙江省物质精神目标同步推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新途径
黑龙江省物质精神目标同步推进
本报讯黑龙江省把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为全省人民奋斗的共同目标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管理的新方式,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全省经济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曾经为国家建成油、木、煤、粮、机五大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黑龙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一度步入经济发展的低谷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片面地就经济抓经济,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促经济建设,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黑龙江省在推进两个文明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但注重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制,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一把手抓两手”,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而且注重完善操作上的同步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使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实现了八个同步,即: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规划、同步调研、同步考察、同步立法、同步推广及同步投入。今年初,省委常委会正式决定,“九五”期间,全省文化事业投入要达到财政支出总额的1%以上。现在,全省两个文明建设正在向领导体制一体化、工作要求一体化、目标管理一体化、依法行政一体化迈进,继续总结和完善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坚持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同步推进过程中,黑龙江省在系统总结和全面推广过去“一岗双包两制”经验基础上,还注重选择把两个文明建设结合得较好的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广泛参与,并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使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融为一体。他们以经常性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户、文明系统、文明市民等活动。
去年,他们取消了文明单位称号的终身制,对1990年以前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重新申报和考核,重新命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91个,文明单位340个,文明村45个,保持了文明单位的先进性;以各行各业文明竞赛活动为载体,正行风,树新风。
今年以来,全省窗口服务行业组织开展了“让群众满意放心”系列活动,诸如交通系统的“文明在出租车”活动、医药系统的“三承诺”活动、商业系统的“货真价实满意店”活动等,促进了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年来,在全国重大评奖中,黑龙江省获奖的作品有200余件,先后摘取文华奖、梅花奖、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桂冠,出现了一批植根黑土地,闻名全国的艺术精品。(龙江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