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书香画美鼓乐声——全国农村文化市场座谈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2
第7版(副刊)
专栏:

书香画美鼓乐声
——全国农村文化市场座谈会侧记
王玉芳
天高气爽的中秋时节,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农村文化市场座谈会在山东牟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及基层文化工作者50余人就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启动、引导与繁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山东蓬莱市、烟台市及牟平区的西关村文化市场。
这次座谈会始终洋溢着活跃、热烈气氛。与会者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走向,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还有来自最基层的调查报告。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文化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市场体系。
山东省本着“立足繁荣、重在培育”的宗旨,在农村文化市场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取得成效。县以下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全省有1.5万多家,仅临朐县就有5000多家,文化专业户1350多家,年创收入1.6亿元。吉林省9个市州的60个县(市)区就有90%以上乡镇有文化经营项目。江苏省江阴市实施以城带乡、走城乡一体化文化发展战略,建立了各类文化市场3000多家。如华西村“文化中心”的崛起,使农民不出村就能听书、看戏、跳舞、唱歌。三卷村影剧院去年仅放映电影收入近50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唯一村级“明星剧院”。张家港市把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达到镇镇有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万册图书馆、小型游乐场。
与会者认为,各地农村文化市场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不仅经济发达的沿海和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差距大,即使同一区域也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市场政策和措施不能“一刀切”,各级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首先要解放思想,摆脱旧观念,采取文化扶贫的倾斜政策,以“放水养鱼”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启动、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活动。吉林省敦化市对文化经营者的“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与管理费”等八项优惠政策值得提倡。还有的省、市文化部门积极扶持农民利用当地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兴办各类特色文化市场。如江苏省塘桥镇的围棋宫、河北吴桥的杂技、安徽亳州的剪纸、山东张店的元宵灯会等都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有的用“以文养文”的办法,为偏远地区的文化市场建设辟出新路。
监督、管理机制也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抓繁荣的同时也要抓管理。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严把产出、输入、审批、清查四个关口,受到与会者的关注。蓬莱市文化局设举报箱、选义务监督员,实行对文化经营及执法人员的监督制度,也是值得借鉴的好经验。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安徽宁国县坚持“你申请我核证,你越轨我纠正,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的原则,在引导农村歌舞厅有序发展中创出新路。
会议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目标。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负责人指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市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着重解决好繁荣与管理、引导与培育、适应与促进的关系。要根据本地实际,确立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规划与目标。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与服务,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加大执法力度,使农村文化市场得以迅速、健康地发展。
会后对牟平区西关村文化市场的考察,使与会代表振奋不已。当我们走进西关村的“海德文化宫”时,我们看到了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似珍珠般辉映在农民的明眸笑靥之中,那热烈的气氛、那欢乐的场面,构筑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亮丽生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