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悠闲与急促之间——评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访华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3
第4版(副刊)
专栏:

悠闲与急促之间
——评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访华演出
冯双白
曾经三次访华的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剧院里的演出,让中国观众颇带惊讶地看到了老朋友的新面孔。
的确,古典芭蕾舞名作《睡美人》第三幕,仍旧把古典时代的悠闲亮亮堂堂地展示了出来,但是,其余两个作品《交相辉映》、《多少悬在半空中》,音乐顿挫,布景裸露,动作充满急促的变化和张力,却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芭蕾舞作品。
澳芭团深厚的古典芭蕾舞传统以及深受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派影响而形成的细腻、抒情的审美风格,曾经给中国观众留下了很深很美的印象。这次单独上演了《睡美人》第三幕而非全剧,有的舞蹈段落似乎显得有些平淡,有的演员舞姿和跳跃动作完成得过于拘谨和沉重,这种种原因,使得1962年就已经建立并作为澳大利亚文化使节的澳芭团没有完全展示出他们在古典和现代芭蕾舞剧方面的深厚功底和艺术实力,这多少有点令人遗憾。特别是没有能够看到他们这次亚洲演出之旅已经带来的著名编舞大师麦克米伦的“二十世纪代表作”《曼侬》全剧,更是让人惋惜。
但是,光彩夺目的舞团主角李存信典雅而规范的表演,生动地表达了剧中人弗洛里蒙德王子的情态,夺得了满堂喝彩;波尔特和伍德盖特扮演的“蓝鸟”双人舞将机敏和俏丽融为一体,赢得了热烈掌声。他们为上海观众带去的《曼侬》第一场的大段双人舞等作品,也很叫好。整齐的演员阵容和虽然稍有简略却也富丽堂皇的布景,向每一个到场的人述说着澳大利亚舞蹈家们完全可以拥有的骄傲。
作为世界十大著名芭蕾舞团之一的澳芭团,其鲜明的艺术方向就是在自己的演出舞台上既能够保留每一出经典性的古典舞剧,又拥有极为丰富的现代芭蕾舞剧目。这后者又因为《多少悬在半空中》的演出而更显得突出了。该作品的编导威廉·福赛斯是当代最著名的大师级编舞家,与荷兰的吉里安、英国的科里斯·布鲁斯并称于欧洲舞坛,是当代舞蹈大潮中的佼佼者。他高超的即兴编舞能力和在古典芭蕾舞动作里体现现代舞意念的本事,在这个作品中得到较充分的展示。古典舞的常规动作和奇特的手势、扭拧的腰胯等现代风格动作结合在一起,配以重低音强烈的震荡感,活生生地揭示了动感的世界。该作品原本为当今红极一时的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明星舞蹈家苏菲娅·吉安姆而创作,但直到开演之前,服装和布景还没有制作完成。福赛斯一怒之下,取消了所有的计划,急促地让演员在全然裸露的舞台上演出,结果充分表现了演员的能力和水平,在不经意间得到了全新的艺术个性。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能够同时拥有这样的急促和《睡美人》的古典式的悠闲,的确是一种艺术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