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盛情”未必真“难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4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盛情”未必真“难却”
浙江普陀山管理局张明华
最近,我常听到基层一些同志感叹:“吃请风难刹。”笔者问其原因,多数人答曰:“盛情难却”。意思无非是说,吃请者并非有意去讨便宜,实在是顾及“情面”,不得已而为之。
“盛情”果真“难却”吗?果真没有一点办法抵御吗?未必。我在走访中了解到,有家单位的一名女职工做了妈妈,孩子满月那天备了两桌丰盛的宴席。不多时,亲朋好友都已到齐,只等其单位的二位经理“光临”,马上就可以开宴。可是左等右等,不见经理们的影子。派人再去请,这二位经理还是没来。最后这位刚做妈妈的女职工亲自出马,并对经理们说:“你们不去是看不起我!”经理们回答:“可别这样想呀!过去谁家有喜事办酒席,我们当干部的有请必到,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现在通过学习孔繁森,加强廉政建设,我们已认识到有请必到是党风不正的一种表现,下决心要改。再说咱们单位有几十名职工,如果每人有喜事都请吃,我们当干部的又是每请必到,还有精力抓单位里的经营管理吗?”结果,经理们没“赴宴”。
由此可见,盛情并非不可却。然而,为什么有些人只是一味地言其“难”,始终不能却之呢?我看,关键是无“却”的决心和诚意。有的同志在大庭广众之下虽然也经常振振有词地反对吃请,但背后做的却是另一套。
现在,吃请之风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盛情难却”的“理论”也常有所闻。刹住吃请之风,既要注意现象,也要注意“理论”,只有抓住要害,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想,一个党员干部,只要讲党性、讲原则,再“盛”之情,也是可以“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