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世纪之交的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5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世纪之交的抉择
冯昭奎
当今世界各国在制定高技术发展战略时,越来越注重为21世纪新兴产业播种育苗。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技术就是21世纪的产业。
21世纪初乃至其前半叶的高技术产业将是新材料技术、电子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光技术、超导技术、核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等体现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高技术群,与能源、材料、信息通信、加工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医药等体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的产业领域群相互结合、交叉的产物。比如,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相结合而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光技术与能源领域相结合而形成太阳能产业;超导技术与交通领域相结合而形成超导交通产业等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既取决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度,又取决于各产业领域需求增长的强度。
高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意味着大大拉长了可供世界各国选择的“产业菜单”。处于各种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国情的国家,将可依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组成的总“产业菜单”中选择富有发展活力的产业,特别是找到能够取代一部分走向衰落的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撑点的产业,来构筑符合自身国情的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抓住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新契机。
绝大部分高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这意味着发展高技术可一箭双雕地增强综合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力和军事力,从而对增强综合国力发挥“双重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开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手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借助市场机制来推动和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民生产业化优先”的高技术产业化战略。
从现在到21世纪初,与信息领域相关的高技术仍将是高技术群中的佼佼者,而信息技术既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又在促使整个科技研究活动本身发生革新:绝大多数高技术领域都把计算机作为其研究开发的工具,把互联网、数据库作为开展更加直接、广泛和频繁的科技交流和知识积累的手段。因此,狠抓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成为世界各国向信息化社会和高技术社会迈进的阶梯。
当大量耗费能源和“大量耗费”地球环境的传统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遇到地球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制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具有节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高技术及其产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发展高技术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以及抓住21世纪初经济增长新契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今高技术产业化是与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相结合而展开的。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化过程本身就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性。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在国际乃至全球范围利用和配置经营资源,从而使高技术从发明国,经过一定的时间滞后(至少是在该技术进入成长后期甚至进入成熟期),迅速向其它国家转移、扩散。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推动高技术的国际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并开展“经济技术外交”,以谋求从世界高新技术的发源地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需要重视开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努力创造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使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崭新的产业文明;尤其需要重视在大力开发自主技术的同时努力保持与技术先进国家的经济技术联系,尽快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同时,大力开发对解决本国问题急需而对发达国家并不那么急需的高技术,重视发展可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的高技术;在某些重要领域,发展中国家应在“20世纪产业”与“21世纪产业”之间果断地做出适当超前的选择,比如,正像在通信方面超越金属缆直接发展光缆那样,对是否应该加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及新能源技术等等,及时作出富有远见的正确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