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5
第9版(理论)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

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村庄
徐向红 孔繁轲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加强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村入户到人”的需要。村庄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最基层的单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通过村庄这一环节,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掌握,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一些村庄由于忽视或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广大农民群众相脱节。只有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村庄,才能根本扭转这种状况。
加强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振兴农业、加快实现小康的需要。农村的小康目标,不仅包含物质文明建设指标,同时还包含科教文卫、社会保障、治安秩序、生活质量以及人的素质和村风村貌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是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农村要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就必然要求我们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广大村庄,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
加强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是,一些村庄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宗族势力重新抬头,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等,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要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村庄精神文明建设。
村庄精神文明建设要实施分类指导
据调查,在山东省八九万个村庄中,精神文明建设中间村约占60%,先进村和落后村约各占20%。要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对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分类指导。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是农村的旗帜,代表着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多数已达到或接近文明村、小康村或富裕村的标准,农民年人均收入一般在2000元以上。在这些村庄中,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政令能够顺利贯彻执行,道德风貌良好,家庭邻里和睦,社会安定,人们精神振奋、团结向上,各项事业繁荣兴旺。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本着“巩固、提高”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导他们自觉找差距,鼓励其自我加压,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落后村是农村工作的难点,虽然比重不大,但影响全局。据统计,全省80%以上的集体上访事件,80%的治安案件,都发生在这类村庄。对此,要加大促进落后村转化工作的力度。精神文明建设落后村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涣散软弱、领导不力是关键的因素。因此,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狠下功夫。
精神文明建设中间村的主要特点是,成绩不明显,问题不突出,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精神文明建设中间村面广量大,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干部守摊意识重,开拓创新意识差,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各项工作进展缓慢;二是精神文明建设缺少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因此,要区别精神文明建设中间村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搞好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
第一,建设一个好班子。村党支部是村庄两个文明建设的火车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事实表明,凡是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村风民风正的村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搞得好;反之,那些精神文明建设落后、村风民风差的村庄,农村基层党组织一般都是涣散软弱的。为此,要搞好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全面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第二,建立一套好制度。制度建设是深化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庄精神文明建设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把正面教育与管理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制定上合国情、下合民意、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的村民管理制度、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村规民约,从而把农村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村务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促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精心选择好载体。创建文明户、文明村活动,是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促进村庄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创建文明户是建设文明村的基础,在创建文明户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创建“五好家庭”、“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种有效形式,推动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同时,要把建设文明村纳入农村奔小康的目标规划,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创建活动,促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第四,完善村庄文化阵地。农村文化阵地是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可以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把原来的“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妇女之家”、“党员之家”等,统一规划,合理使用。在文化阵地建设中,先进村应当结合村庄建设规划,进一步增强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积极扶持各类文化专业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社会文化网络;中间村、落后村则根据“量力而行、全面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尽快改变文化阵地缺乏或破旧简陋、量少分散的状况,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