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痴心不改的“编外警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5
第11版(法制纵横)
专栏:

痴心不改的“编外警察”
张峻声邢建红
孙迎德黑黑瘦瘦,个子不高,平时话不多,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就是他,20余年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0余起,抓获犯罪分子260余名,曾先后九次受到省、市、区和公安机关表彰,去年还赴京出席了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
17岁那年,孙迎德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东龙角村招收民兵,他第一个报名,从此就干起了治安工作。由于工作积极,成绩卓著,上级每年都发给他一个红色证书,后来,他当上了村治保会主任。
1988年,孙迎德被吸收到昆仑派出所巡逻队。他压不住高兴劲儿,回家说给妻子听,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一天4块钱,又苦又累,你还想不想过日子?”亲属们也劝说:“当个编外警察,你图啥?还不如到医院门口卖黏粥。”孙迎德说:“没有‘大家’平安,哪有小家幸福。”
1993年秋天,孙迎德的女儿生病发烧。妻子要上夜班,临走把孙迎德从所里拉回家,嘱他一定等孩子打完吊针再走。孙迎德坐不住,嘱咐女儿两句,便骑上车往所里跑。刚拐过村头,见前面有人骑一辆车推一辆车,神色慌张。他立刻赶上去追问,谁知那人见状丢开自行车便跑。孙迎德紧追不舍,追出四五里路,终于将这个盗窃自行车的人擒获,押回所里审讯。听到妻子的哭声,才猛然想起女儿挂着的吊瓶。被妻拽着走进家门,只见女儿脸色苍白,脸上、头发上粘满了呕吐物,挣脱的针管垂在半空……
女儿总算脱离了危险,但妻子的委屈却不是仅为这一件事,孙迎德自从干了巡逻队,甭说回家过年,平时也总是带上干粮便走,家中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还要为他担惊受怕。
妻子埋怨归埋怨,但孙迎德却痴心不改。时间长了,亲属们也理解了他。
今年“严打”期间,派出所接到命令,执行一起涉枪犯罪分子抓捕行动。凌晨1时,孙迎德和派出所干警一起来到犯罪嫌疑人家门前。“我先上!”孙迎德自告奋勇,随即纵身一跃,瘦小的身躯翻过3米多高的院墙。在落地的一刹那,他感到腰部发麻。但容不得迟疑,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和干警们一起将犯罪分子制服。回到所里,这才感到腰部疼痛难忍。
孙迎德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着未破案件的案由、犯罪分子特征等。一次,孙迎德外出,突然面前出现一个人熟悉的轮廓。“逃犯”,他脑子里一闪,“不能再让他逃脱!”孙迎德向比他高出一头的逃犯扑去。罪犯顺手拿起一块砖头,孙迎德也就势抓起一把沙子。在沙子糊住罪犯双眼的同时,砖头也击中孙迎德的腿部,罪犯被制服了,孙迎德的腿骨却从此凹进去一块。
一次,一名推自行车带着彩电的人与他擦身而过。他拿眼一瞟,不对劲,便猛地上前拦住去路。那人撒腿就跑,被他一把抓住。经审讯,一个11人的重大盗窃团伙被摧毁。
违法犯罪分子听到孙迎德的名字就害怕,对他恨之入骨,咬牙切齿说要收拾他。他先后五次遭人报复,他家的窗玻璃被不法之徒投石砸破,妻子被陌生人拦截威胁,女儿被人故意撞伤……
一次次的威胁、一次次的报复,没有把他吓倒,却坚定了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决心。
有一次,他率领巡逻队员执行守候任务,整整守了五个晚上。第二天他坚持开完会,突然天旋地转,两腿发软,晕倒在地。同事们立刻将他抬到医院,诊断结果是劳累过度。同事们记得孙队长已是四次晕倒了。
自从他1988年来到派出所,同事们便很少见他回过家。前段“严打”统一行动,他三天三夜未合眼。分组战斗,别人参加一个组,他巡逻、抓捕、守候三个组的行动都参加,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两个馒头竟吃了十来次。
一家企业非常欣赏孙迎德的胆谋,对他说:“来我们这里干吧,给你月薪500元。”孙迎德摇摇头:“我干治安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更多的人平安。”他依然记得自己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一段话:“只要活一天,就得多奉献,我愿把一生毫不保留地献给我热爱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