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一个调解主任的人生档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5
第11版(法制纵横)
专栏:执法者风采

一个调解主任的人生档案
斯河
今年8月25日,当晨曦刚刚显露在天际,江苏省常州市王星乡汤家村的村民们便默默地陆续走出家门,汇集到村边的外环路上。一支2000多人的悼唁队伍在清晨的微风里涌动,他们自发而来,要最后看一眼他们爱戴的人——调解主任袁汉英。
今年8月21日夜晚,袁汉英在调处一起村民与外来民工的纠纷时,惨遭歹徒杀害,时年53岁。
1991年,袁汉英担任了村里的调解主任,上任伊始,他就抱定一个宗旨:公正、廉明对待党的事业,对待人民的事业。
做调解工作难,只有干这个工作的人最有体会。今年春节刚过,农村便开展了“平坟还田”的动员工作。阻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袁汉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村民们想不通,不肯动自己的祖坟,有的人当着他的面叫骂,污言秽语向他泼泄。袁汉英不再说什么,村民在火头上,说也听不进去。他回家操起一把铁锨第一个将自家的三代祖坟平掉。很快,全村360余座坟头不见了,五亩良田葱葱郁郁地出现在汤家村的田野。
袁汉英调解纠纷从不发火,遇到火上房的人,他采取的方法常常是冷处理。
外地人巢某承包了该村一河塘养鱼,附近的村民经常去钓鱼不付钱。巢某几次相劝无效,气愤不过便与几个村民争吵相骂。袁汉英赶到时,村民正要“教训”巢某。他见机一把将巢某拉到身后,对本村村民进行严厉的批评,村民见他如此,责怪他吃里爬外,七嘴八舌地对他围攻。他走到村民中间,开始他的调解工作。他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语,撞击着那几个村民的心,从此,鱼塘再也没出现争吵的场面。
他担任调解主任六年来,化解了400余起民间纠纷,其中较大纠纷100余件,有效地防止了15起纠纷激化。六年来,汤家村刑事案发案率为零,维护了一方安定。
袁汉英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胃病,即使是病重住院的日子里,他也是白天照常上班,晚上才回到医院。今年6月,他的妻子吴传珍因椎间盘移位做了手术,躺在床上需要全面护理近三个月。这期间他上班没迟到一次,下班没早回家一分钟,上班时他要把妻子锁在家中,直到中午才匆匆赶回家照料一番,弄一点泡饭,简单地吃吃,妻子没有一声埋怨,他也没有一点懊恼。村民们白天找他,晚间还要找他,只要村民不走,哪怕坐到晚上12时,他也不会说一个“烦”字。
8月21日晚8时30分,村民袁伟龙骑车回家,在村中与一辆迎面而来的三轮车相撞,车主与车上的五个人是邳州来的打工者。在争吵中,袁伟龙被打倒,并遭持刀的邳州打工者威胁。他爬起来,向前面百米处的袁汉英家跑去。袁汉英一听说村里发生了纠纷,穿着件背心,趿着双拖鞋就往外走。这一走,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袁汉英及时赶到纠纷现场,对当事人说:“我是村调解主任,有什么事情跟我说,天黑了,我们可以到村委会去调解。”此时,打工者中的一人已悄悄溜走,从附近叫了几个帮凶,隐在暗处,当袁汉英跟着纠纷当事人及赶来的一个联防队员走了不足百米时,十余名歹徒突然冲出,把袁汉英和联防队员分别围住殴打,一根罗纹钢打在袁汉英的头上,又一钝器击在他右耳后脑部,袁汉英倒下了……
翻开袁汉英生命的最后一页日历,我们看到的是他忙碌的身影。
8月21日7时30分,雨一直下个不停,袁汉英不放心地里的秋菜,挨家挨户到责任田察看了一番,8时30分来到村委会,发现阳台积水,他便亲自爬到房上,用手把堵塞物抓出,这时他全身湿透。9时左右与村副书记、城管协管员商量铺设全村下水管道一事。10时30分,与协管员去厂家购买下水管材。12时回到村委,后回家吃饭,照料妻子。下午1时许,村民陈子才前来找他调解一起建房纠纷。晚6时回家,这时家中已有两三拨人在等他。晚8时30分左右,袁伟龙叫其前去调解纠纷,牺牲在岗位上。
司法部部长肖扬闻听袁汉英同志惨遭杀害,义愤填膺,他奋笔疾书:“人民调解员已在‘严打’期间牺牲几名了,我们为这些同志的壮烈牺牲而悲痛,也为犯罪分子的顶风作案而愤慨。”
在本文结束前,常州警方已将三名嫌疑犯缉拿归案,据悉,常州警方正在追捕其他数名外逃的犯罪嫌疑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