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架设友谊之桥——乌克兰全国汉语中心成立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6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架设友谊之桥
——乌克兰全国汉语中心成立侧记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于宏建
10月14日,深秋的基辅秋风阵阵,坐落在市中心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四楼阅览室却洋溢着春的气息——“乌克兰全国汉语中心”成立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中午12时,当基辅语言大学校长阿尔捷姆丘克宣布全乌汉语中心成立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乌中两国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专家以及在场的100多名汉语专业的学生代表,为乌克兰汉语教学步入一个新阶段而欢欣鼓舞。中国驻乌克兰大使潘占林和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扎伊丘克先后致辞,祝愿汉语中心成为两国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作出贡献。
乌克兰的汉语教学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先后有近2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汉语专业,学习汉语的学生逐年增多。为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汉语教学,在中国使馆教育处的协助下,乌克兰在全国范围内相继举办了汉语文艺节目比赛和作文比赛,收效显著,“汉语热”在乌克兰正悄然兴起。在此背景下,由乌克兰汉语教学实力最强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和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乌中友协联合发起成立的“全乌汉语中心”应运而生。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乌克兰全国汉语中心”是一社会性组织,其宗旨是发展和提高乌克兰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水平、协调校际间汉学研究活动、传播中国悠久的文化、加强两国间的友谊与合作。中心设立中文图书资料阅览室,定期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全乌范围汉语研究及汉语示范教学,联合编写各类汉语教材,组织汉语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举办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讲座和图片展览,放映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电影录像,以及举办全乌汉语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汉语中心的诞生为乌克兰的汉语学家、汉语专业的学生和对中国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有益场所。乌克兰著名汉学家、老教授奇尔科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他为自己在有生之年看到汉语中心的成立以及乌克兰汉语教学呈现的勃勃生机激动不已,当场将自己使用了几十年的三本工具书捐献给了汉语中心,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全乌汉语中心的成立得到了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大力支持,也凝聚了在乌克兰工作的中国汉语专家和学者的辛勤劳动。在成立大会上,潘占林大使受中国国家教委的委托,向汉语中心赠送了一套电教设备、大量文献、录像资料及报纸杂志。从明年起,国家教委还将向汉语中心免费直接邮寄一份中文报纸和两份中文刊物,使中心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与文化。使馆教育处官员表示,国家教委和中国使馆对汉语中心今后的各项大型活动还将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以促进乌克兰汉语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加深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
乌中友协副主席、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主席、基辅东西方文化学院(隶属国立语言大学)院长谢德涅夫为全乌汉语中心设立在自己工作的学院而无比自豪,他表示有信心把汉语中心办好,使中心真正成为乌中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报基辅10月1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