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群众——沛县脱贫富民奔小康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4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一切为了群众
——沛县脱贫富民奔小康纪实
王锋 徐沛 荣海
沛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刘邦的故里,由于历史上频受旱涝、战乱特别是黄河泛滥之灾,百姓生活始终处于贫困状态。直到1993年全县人均收入不足800元!而今,110万沛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气魄、高起点地奏响了一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歌。
知民
1994年5月,新的一届沛县党政领导班子组成。当时全省上下正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潮。
实现小康的路,该怎么走?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肖俊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提出:要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实干树立形象。
全县上下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让群众出点子,到基层找路子”的调研之风吹到了各级工作的每个环节。
1995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00余名乡局级干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县内观摩活动。29个乡镇场跑下来,存在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沛县虽是农业大县,但沛县的农业多年来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上,什么都种,什么都栽,但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特色,因而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没能实现飞跃。
沛县终于理出了符合民情、体现民意、顺乎民心的工作思路和整体规划:以小康目标总揽全局,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前三年分期达标,后三年巩固提高。
富民
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就有了着力点。沛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县农业紧紧围绕“抓开发促调整,抓特色上规模,抓产业上水平”的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
沛县西南部地势较高,长期干旱,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成为这一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1995年8月到1996年3月,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投入资金5257万元,开挖“两河一沟”骨干工程,完成了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解决了这一地区30万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清清河水不仅滋润了旱区的田头,也滋润了旱区群众的心头。据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的完成,增加灌溉面积25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30万公斤。这一地区,今年小麦单产净增100公斤,旱改水的4万亩田野上,如今长起了绿油油的水稻。
沛县东靠微山湖,水草资源丰富,如今建成了水产水禽养殖区。西部紧靠黄泛区,建成了果桑和畜牧区,栽植果树12万亩,产量达5000万公斤。此外,近城靠矿建成了“菜篮子”工程区,西南部乡镇建成了棉花和特种蔬菜区。沛县蔬菜、果品、水产品等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远销不少大中城市,特种蔬菜山药、牛蒡等也源源出口创汇。仅多种经营一项,今年上半年人均纯收入700余元,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同时以兴办龙头企业为核心,实施农村产业化工程,组建了大型牛肉加工、家禽养殖宰杀生产线,以本县农副产品为原料,带动了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到1995年7月,沛县尚有51个村、1.9万户、7.6万人年收入不足800元。机关科级干部与312户特困户、县直单位与26个贫困村,全部“结对联姻”,挂钩帮扶。共为贫困村(户)捐款60余万元,协资1000余万元,落实发展项目300多项。如今一年过去了,全县46个村、14250户、60800人脱贫走上致富路,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728元,增加到1995年底的1562元。
沛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涉农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咨询。全县95%的农村基层干部和85%的青壮年劳动力接受了系统的农技知识培训。世世代代常年固守土地的农民获得了致富的知识和技术。杨屯镇青年农民刘华,一只电灯泡、两只养鸡笼起家,靠科技养鸡,经过10年的努力,发展成饲养蛋鸡4.5万只、年收入100万元的“苏北鸡王”,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