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寻访会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4
第12版(副刊)
专栏:长征路上

寻访会宁
蒋元明

会宁,兰州以东120余公里的古城,地处要冲,“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汉武帝西巡时都到过会宁;成吉思汗率兵攻西夏,也曾途经会宁;湖广总督林则徐、闽浙总督邓廷桢因禁烟被贬谪新疆,先后路过会宁,林则徐还挥毫题匾“物华天宝”;陕甘总督左宗棠在会宁植过柳;“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西游会宁曾赋诗一首……
更使会宁名垂青史的,则是60年前,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古城。“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会宁。”(肖华诗)
9月19日,我踏上了这块向往已久的圣地。
登上西门城楼,即今“会师门”楼,举目四望,天高云淡,古城、山川尽收眼底。
遥想当年,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为迎接两军北上,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派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的西征野战军,三军会师选在会宁一带。
会宁城,几乎四面环山,祖厉河绕城而过。城西、城北外,地势比较开阔,城东、城南外,则丘陵起伏。
“当时,红一方面军派出精锐部队——骑兵团,从打拉池长途奔袭会宁。10月2日清晨,守城敌人刚刚打开城门,红军骑兵突然出现,冲向西门、北门,机枪扫射,马刀飞舞,迅速将敌人消灭,把红旗插上城头……”陪同的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边指点,一边讲解。
伫立城头,秋风阵阵,仿佛还能听到战马嘶鸣,看到尘土硝烟……
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军总司令朱德等分率总指挥部、总司令部及大队人马开进会宁。全城沸腾,老百姓夹道欢迎,红军战士互相拥抱,悲喜交集。第二天,就在西门内的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会师联欢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从陕北发来的祝贺通电。
红二方面军的主力则在会宁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贺龙、任弼时与聂荣臻、左权在将台堡握手。
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了,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的文庙前,已耸立起一座高高的纪念塔,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巍巍纪念塔,好像长征英雄史诗结尾的巨大惊叹号!

目睹过当年会师场面的老人至今还记得:从雪山、草地过来的红军,许多人衣衫破烂,骨瘦如柴,连红军将领也不例外。可他们却斗志高昂,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当敌机来袭时,为了掩护一个小孩,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在会宁街头。老百姓明白了:这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不怕吃苦牺牲的队伍。当红军继续北上时,上百名会宁子弟跟着红军走了。
“会宁穷啊,地下没有矿,地上没有水,十年九旱,要什么没什么。却有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这就是红军精神,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当过教员、校长的县政协主席王价同志向我们介绍说。他是筹备庆祝红军长征胜利会师60周年纪念大会的负责人。
县委副书记张志钢讲得更动情:“全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二三百万元,上面补贴1500万,而全年开支需4000多万,缺口1000多万。我们干部的工资常常要拖欠一两个月才能补发到手。但为了脱贫致富,为了办好教育,干部职工一年拿出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支持教育,光1994年就集资近60万元。”
“干部没有意见?”我问。
“意见?”张志钢提高了声调:“这里的老百姓,丰年还能吃饱肚子,灾年就难说了。可一说办教育,连家里有一根木头也扛来了;什么也没有的,就出几担水、几个义务工。全县人常说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当年红军吃树皮、草根,为的是下一代过上好日子。
今天的会宁干部和群众勒紧裤带,为的是下一代能上学读书。孩子们是会宁的未来和希望啊!
老区人民的心血没有白费。会宁成了闻名西北的“高考状元县”。这个只有50万人的边远贫困县,从1977年以来,已有1.4万人考入了大中专院校,每年高考升学率达40%以上。许多村,几乎家家有大学生;有的家,兄弟几个先后都上了大学!这令许多来会宁的人惊叹不已。
会宁二中,多年来稳坐古城高考第一把交椅,有一年升学率高达73%。可校长柏凤岐并不感到轻松:“全民办教育,压力大啊!”他特别向我们讲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学生的刻苦精神”。工资收入不高的教师,教学质量却向高标准看齐。这些从会宁出去深造又回到家乡的教师,了解自己贫困的家乡,为了多培养人才,他们不计报酬,全身心地投入。相当多的老师是“双肩挑”,家在农村,妻儿老少加上责任田,可他们没有因家事而耽误一节课。那些山山沟沟的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谁是县长,但他们却能说出优秀教师的名字!
来到学生宿舍。一间屋子,一二十张上下铺分两边靠墙挤挨着;屋中堆放着纸箱、木箱,上边摆满了锅碗瓢勺。柏校长介绍说,许多学生为了省钱,从几十里、上百里外的家里背来粮食、土豆,自己煮饭,其清苦可想而知。可他们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不比吃,不比穿,而是比谁学习好。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学生们就起床上早自习了。老区的学子,自有一番苦寒!

在城东一个小院里,我们寻访到一位老红军。巧了,一问,77岁的钟生明和我竟是四川同乡。他乡相识,分外亲热。他是苍溪人,出身很苦,徐向前的部队入川时,这个只有14岁的孤儿就成了“红小鬼”。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是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的。
“雪山草地,我是跟着一步步走过来的!”讲起当年的艰苦岁月,老人流露出一股豪情。会宁会师,他也是参加者。解放后,他在会宁当过乡长、区委书记、公社书记。如今儿孙满堂。
在翻看一本川陕红军资料时,见里边夹着钟生明的红军证、离休证,我打开一看,嘴里念着:“1934年参加红军……离休前,行政22级……”我抬起头来,只见老人一身布衣,形同老农;室内陈设,十分简朴。
“老人家,您每月的离休工资够用吗?”我忍不住问。
“够用!”老人很肯定:“怎么不够用呢?钱,多有多花,少有少用,够用的!”
这位吃过树皮草根的老红军,不居功,清贫乐道。离休后,特别是近几年,常常被学校、部队、机关请去作报告,讲传统,被称为“活教材”。(附图片)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吴志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