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张唤余——劈山治水富乡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7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张唤余——劈山治水富乡亲
孔令春彭怀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绊马河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唤余,今年多桩喜事临门:他被评选为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和优秀共产党员,他领导的村党支部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和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张唤余当之无愧。他带领全村群众劈山治水,苦干十年,全村人均收入由七十八元增加到一千三百元。
绊马河原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穷山村。当地民谣有云:“两架山,一条河,中间夹着个大沙坨,有女不嫁绊马河。”一九八七年一月,刚过而立之年、在辽宁北杖子金矿当统计员的张唤余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当年,他带领全村群众采石筹款建起了一所学校,圆了几代人的办学梦。与此同时,张唤余带领乡亲们开始改造山河。一九八八年,筑起了一座半里长的“驱水坝”,硬是让绕村而过的青龙河拐了个弯。接着打通了一条近百米长的引水涵洞,修渠道两公里,改滩造地一百五十亩,开发稻田七十多亩。
一九八九年,张唤余带领全村人四劈南山崖,逼青龙河改道。南山崖像一块巨石突兀而立,施工人员三次上崖,三次败下阵来。张唤余带领四名党员组成小分队,第四次冲上南山崖。他们先用手锤打脚窝,脚能着壁了再打炮眼。七天之后,随着一阵山崩地裂的炮声,二百多米高的山崖被削掉一半。劈崖成功,张唤余及时发动群众修渠垒坝,改滩造田,经过三年奋战,筑坝三千二百米,修渠三千五百米,开发稻田三百三十亩,旱田改水田八十亩。
正当绊马河人信心百倍地向小康目标迈进的时候,一九九四年夏天,两场特大暴雨袭击了绊马河村,洪水和泥石流冲压了全村百分之九十五的耕地,冲毁果树近万棵,绊马河人七年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一夜之间付之东流。不少人呼天抢地,痛不欲生。在这泰山压顶的关头,张唤余部署抗灾自救:“咱绊马河是干出来的,不是哭出来的,只要有我们党支部在,只要大家继续跟着我张唤余干,用不了两年,一定能再造一个绊马河!”绊马河人打响了二治鱼鳞山、四战青龙河、五劈南山崖的战斗。全村干部群众披星戴月,苦干一年,使绊马河村基本恢复到了灾前水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泰山压顶腰不弯的“绊马河精神”,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称赞。
为了绊马河的劈山治水工程,为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张唤余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群众。村里建采石场缺资金,张唤余拿出一千元当家底;劈南山崖,他拿出两千元买材料;办电他又搭上了老母亲的两千元养老金;为帮助残疾人盖房,他卖了自家的猪,给凑了五百元;一九九四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三千元的奖金捐给了学校;因公负伤住院的一千七百元医疗费,他一分也没让村里报销。一九九○年春节,绊马河村点上了电灯,乡亲们敲锣打鼓给张唤余送来一副对联:“吃大米受尽劈山治水累;点电灯应谢抛家舍业人”。横批是:“咱心里有数”。
张唤余舍小家顾大家,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他要干的事情太多了:今年绊马河村新建的三个年产值十万元的采石场已正式投入生产;一千五百四十千瓦水电站项目正在抓紧谋划;青龙河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三十二公里乡村公路现已动工;国内外长途直拨电话的线路在架设之中……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残联眼科医院院长张旭东牢记父亲的教诲:“学医最重要的是医德,医德高,医术才能高。”他行医二十多年来,为成千上万的眼病患者解除了痛苦,送去了光明。老人、小孩、残疾人、贫困者得到了他的特殊照顾。《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四十四篇《张旭东——妙手丹心送光明》。 ——编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