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石鼓无声胜有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1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

石鼓无声胜有声
本报记者崔士鑫新华社记者周志方刘建新
金沙江像一条游龙,从青藏高原奔腾南下,到了石鼓,龙头一摆,向东北方向流去,在这附近形成了“长江第一弯”。
同为当年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地方,位于云南禄劝县的皎平渡似乎更有名。1935年5月,中央红军用七条小船,九天九夜,从这里将3万部队运到金沙江北岸,由滇入川,从而摆脱了国民党十几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处于金沙江上游云南丽江地区的石鼓渡口,知道它的人相对少一些。然而,当年红军在这里同样上演了一幕巧渡金沙江的活剧。
1936年3月,贺龙、肖克率领的二、六军团(后改为第二方面军)约1.8万多人,长征进入滇黔边境,先是在乌蒙山区与围追之敌展开千里回旋的战斗,随后,决定沿中央红军的足迹,寻机渡过金沙江,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那时,中央红军渡过的皎平渡已有敌重兵把守,二、六军团遂长途西进,4月25日到达石鼓,仅用三天时间,就从容地渡过金沙江,跳出了10万敌军的包围。
我们走进石鼓镇,寻访与红军长征有关的人和物。
石鼓镇,最令人感兴趣的物,是立在江边亭子里的那面石鼓。传说当年红军渡江那天,贺龙将军大手一挥,江面上人船齐动,众帆进发。为了激励全军斗志,贺龙走近石鼓,以手击鼓,“咚咚咚咚……”声音如惊雷滚地。红军将士群情振奋,胜利渡过了金沙江。
石鼓,实际上是一块实心的鼓状石碑,敲起来并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但是,这个神奇的故事,却一直被当地人津津乐道,正如石鼓亭边的一句对联所说:“石鼓无声胜有声”,它反映了当地纳西族、白族等各族群众对红军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在石鼓镇,最令人感兴趣的与红军有关的人,是年逾古稀的陈尚英。红军到达石鼓时,她家中住满了红军。一位红军的伤员,腿部受伤化脓,红军要用她家的马,把伤员送到木高寨渡口。当时12岁的陈尚英赶着马把负伤的红军战士护送到目的地。那位红军战士很感动,临别时,将一个竹制的坎肩送给她。陈尚英一直将坎肩珍藏着。如今,这个坎肩被保存在云南省博物馆。
陈尚英的故事并没有结束。1968年,解放军某部一队战士在石鼓附近的金沙江上,练习武装泅渡。一天,战士李春在林中散步,忽听江面上有呼救声。李春循声望去,只见两个乘木筏的孩子不慎落水。李春纵身跳进江中,把两个孩子推向岸边。孩子得救了,李春却被翻转过来的木筏击中头部,不幸沉入江中牺牲。
得救的两个孩子中,有一个便是陈尚英的儿子。孩子原跟她姓陈,从那时起,她便让孩子改姓李,叫李春红——烈士的名字,再加上“红军”的“红”。孩子长大后,陈尚英把他送到李春生前所在的部队。孩子临行前,和母亲一起来到李春墓前宣誓:不忘红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
在今日石鼓,最令人惊奇和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巨变。当年红军走过的两条崎岖小路,已被石鼓镇人改造为平坦的大道,与214国道相接。在石鼓附近的大山下,有一个能被摇动却推不倒的“石人”,从前当地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千古之谜:“石人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能猜得准,可买丽江府。”今天,可以说石鼓人已“破解”了这个谜:他们把江边大山中的汉白玉、铜矿、滑石等资源开发出来,运到山外,变成了成千上万的财富。
在今日石鼓镇街头,红军当年住过的古老房屋,已变成鳞次栉比的店铺;居民装上了闭路电视,可收到许多频道的电视节目;全镇的程控电话也很快就要开通;更令人鼓舞的是,当年肖克将军的六军团走过的望城坡村,现在几乎每家都有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
今日石鼓,寂静中正孕育着沸腾。正像当年红军二、六军团克服千难万险,寻找中央,奋力与北上抗日的大部队会合一样,石鼓人正加快脚步,汇入全国发展的洪流。(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长江第一弯”。姜兴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