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山西省山区的交通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4-04
第2版()
专栏:

山西省山区的交通建设
山西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 王振德
恢复和开辟交通的结果,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多见石头少见人”的山西省广大山区,已逐步和城市联接起来了。
山西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地区是山区,有许多山区又是对革命有很大贡献的老根据地。山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亲手消灭了那里的封建制度,树立了民主政权,过着民主的生活,给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山区的交通阻塞,仍然给予山区人民巨大的痛苦。由于交通不便;使山区的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特产品木材、硫磺、山货、桃仁、花椒等都不易运出来;日用百货,农具等不易运进去,减少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也影响着生产的发展。甚至在一个县境内,由于交通不便,三区出产的煤就不容易运到四区去,结果离煤窑不远的人还不得不烧高价的煤。更有这样的情况:两个邻县的亲戚,由于路不好走,十来年没有见过面。河曲县庄子村边有条沟,由于没有桥,每到夏秋期间一遇洪水,就无法过沟,有时沟这边的人上午抬着花轿去沟那边娶亲,下午来了洪水,使花轿好些日子都抬不过来,耽搁了“洞房花烛”的佳期。也有过沟种地的人,突遇洪水阻拦,好几天都回不了家。山区有许多山地的人是从来没有见过马车的。更有一些险路地区,连牲口都不易走过。定襄通往盂县的驮骡路上有一处陡坡险路,使人望而生愁,所以名叫“愁梁”。从山西繁峙到河北阜平之间,四十多里驮骡路就要过一百二十次盘肠河,行人不愿涉水过河,就得过“手扒崖”,先钻过头去再扒崖而过,经常发生跌伤事故。人民把这种艰峻的险路叫做“大害”。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来就是关心解除人民生活痛苦,扶助人民生产发展的。一九五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中就曾指出:“恢复与开辟交通,这是改善老根据地人民生活的主要关键”。同年四月九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又通过了“山西省老根据地三年建设工作计划”,其中关于恢复与开辟老根据地交通问题规定:除修复公路外,还要修复大车路、驮骡路、人行道、河滩道,做到老根据地交通畅通,和公路线、铁道线联结起来。并以发展和充分利用铁轮马车、胶轮马车、手推车、驮畜等交通工具,解决老根据地交通运输的困难。根据上述指示和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交通厅有计划地逐步地进行了修建和恢复山地交通的工作。从一九五二年后半年到一九五三年共计投资七十五亿元,修建和恢复了山区大车路、驮骡路二十四条,共长约二千六百多里。修建桥涵二百多处。大部山区的各级党、政组织的干部和广大群众,对于修路工作,都表现得十分热情和关心,尽力支援。在修建左权县至桐峪镇的大车路的时候,工区所在地申家峧村,只有四十来户人家,工人住房十分困难,当地居民为了解决工人住房问题,都自动的相互合并,给工人腾住处。他们说:“要不是为了给我们修路,请你们来你们也不会来的。”该乡的乡长和中共乡支部书记,每天晚上必到工地去看看,遇有困难,便回来和群众商量,帮助解决。在修建申家峧至石暴村间的桥梁时,缺乏搭桥木料,乡长便和大家商量这件事,许多群众便自动地将自己的树砍下来供搭桥用。
现在,山区的好多险路,已经变成了平安大道,带给了人民无限好处。一九五二年五寨到宁武东寨的大车路修好以后,一年就给五寨人民节省了五亿元烧炭费,同时运出当地的木材,给群众增加了收入。三岔通偏关、河曲、保德的大车路修好以后,该地年产五百万斤的硫磺便源源运出,人民需用的日用品也能运进来了,农业生产由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晋城到天井的大车路修通以后,运出了晋城的铁,武乡的蟠武路修好以后,解决了武乡东百余里山区供应的问题。黎城到襄垣的大车路修通以后,民间用煤的价格由一百元一斤降到了七十元。左权县到桐峪镇的大车路修通以后,解决了沿线两万多农民的燃料困难,仅左权四区就运出了柿饼二十万斤,花生八万斤,桃仁十四万斤,麻皮十二万斤和大量的花椒,这些东西过去因交通阻塞是没有销路的。隰县至孝义的公路整修好以后,使隰县、永和、石楼三县地区的棉花、粮食、油料以及大量山货硫磺、煤炭等源源运出,仅孝义城到兑九峪镇之间,每日拉煤车就将近一千辆。
交通恢复和发展了以后,山区人民的生产情绪更是随之高涨。人民对共产党、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歌颂真是欢声载道。有的路一修成,当地群众就开会扭秧歌庆祝。一九五二年冬,三岔到偏关大路修成以后,当地人民为了庆祝通车(大车),还给首先来到的胶轮大车挂了红旗,上写“三岔线通车先锋”。当马车到达偏关时,天已黑尽,很多人仍拥出来看马车,该县副县长还亲自招待了马车工人。现在“愁梁不愁了”“手扒崖不扒了”,群众说“真是除了大害”。交通较前方便,许多地方的群众都纷纷购买牲畜,整顿车马,准备进一步开展运输和扩大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