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本报与国家体改委座谈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加重改革报道分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2
第4版(要闻)
专栏:

  本报与国家体改委座谈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加重改革报道分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就如何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搞好改革报道,本报今天与国家体改委的同志举行座谈,交换意见。大家认为,加快改革开放可以有力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非常有利于改革开放。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书记张皓若,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介绍了党组学习讨论十四届六中全会文件的体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之一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条件下运行的,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既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要受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意识的约束和规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不会削弱、破坏市场经济机制,相反,可以为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现效率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存在的分配不公、假冒伪劣、金融欺诈、偷税漏税、走私贩毒、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消极和腐败现象,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由于新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许多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拖延的时间越长,各种消极腐败的现象就越会滋长,而且将越难消除,这既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央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说,改革进入了复杂的攻坚阶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也要通过进一步宣传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成果和改革经验,消除群众对改革的疑虑。
与会同志认为,人民日报历来十分重视改革报道。希望人民日报在宣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把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改革的声音,加重改革报道的分量,系统地生动地宣传改革的成果,反映改革的进程,传播改革的经验,表彰改革的典型,提出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