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波兰开展多元外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3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兰开展多元外交
  本报驻波兰记者 朱富贤
从10月7日至21日短短两周时间内,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高官、法国国防部长、俄罗斯副总理兼外贸部长、挪威国王、希腊总统、印度总统等国家领导人相继访波,与此同时,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访问了中国。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今年以来波兰外交的缩影,意味着波兰外交进入了活跃期。以“回归”欧洲为主导,同时改善与俄罗斯、乌克兰等邻国的关系,全面发展与欧洲以外国家合作的波兰多元外交格局已初步形成。
1989年以来,从本国利益出发,为确保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波兰近几届政府都把加入北约和欧盟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战略目标”,是波兰外交的“核心”。波兰领导人认为,自国家诞生之日起,波兰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属于欧洲范畴。波兰过去是,现在也是欧洲的“一部分”。波兰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合乎逻辑”的。该进程既不以“他人”的损失为代价,也不针对“第三国”。波兰认为,“回归”欧洲是其唯一的“归宿”。早在1990年3月,波兰当时的外交部长斯库比舍夫斯基就访问了北约总部,与北约建立了直接联系。1991年11月,波兰被接纳为欧洲委员会成员国,1993年波兰成为欧共体联系国。1994年波兰加入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开始步入与北约合作、“接轨”时期。为推进这一进程,今年1月,刚当上总统不久的克瓦希涅夫斯基就到布鲁塞尔,与北约领导人进行“深入的”磋商。7月11日,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接收波兰为该组织的第28个成员。
在争取早日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同时,波兰积极谋求与俄罗斯、乌克兰等邻国改善关系。这是波兰外交的第二个重点。鉴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北约东扩必须建立在北约和俄罗斯、北约和乌克兰之间伙伴关系和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北约与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和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国家合作的基础上。否则,东扩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波兰非常重视发展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广泛的合作关系,以打消邻国的疑虑。1992年以来,波俄两国互访增多,相继签订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相互保护和支持投资协定”、“波俄联合宣言”、“波俄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等一批重要文件。1993年9月17日,驻波俄军全部撤离波兰领土,自此,波俄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除此以外,波兰还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签订了“睦邻友好条约”。
以经济为主线,积极推动地区性合作和开展与欧洲以外国家的合作,是波兰外交的第三个重点。冷战结束后,波兰将战略重点转向发展经济,经济利益成为其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波兰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扩大地区性多边合作,增加同世界各国的接触和往来。通过这种合作和交往,波兰在国际舞台上可起到东西方经济合作的桥梁、南北欧贸易交流的枢纽作用。与此同时,波兰还着眼于21世纪,从全球角度来审视和对待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十分重视发展同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今年9月,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和5月李岚清副总理访问波兰,进一步推动了中波两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3月,在亚欧会议之后,波兰总理齐莫舍维奇相继访问了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3国,从而给波兰与亚洲国家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诚然,在世界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进程中,波兰还将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外交课题。在波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问题上,能否得到俄罗斯的理解;在经济日益成为国与国关系中重要因素的情况下,波兰能否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俄目前局势的发展将对未来波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等等,都是波兰外交所关注的问题。
(本报华沙10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