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这是中国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4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这是中国吗?”
  本报驻法国记者杨汝生
自10月3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当代建筑展”在巴黎新区拉德芳斯开幕以来,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前往参观。在1000余平方米的展览大厅里,悬挂着数百帧中国古代建筑和当代建筑的精美图片。壮丽的紫禁城、巍峨的天坛、雄伟的大雁塔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耸云天的现代化建筑群,引起不少人的惊异和赞叹。即使在人们想象中被茫茫沙海包围的乌鲁木齐,也是遍地高楼大厦。不少参观者情不自禁地问:“这是中国吗?”
这是迄今为止在法国乃至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建筑展,它荟萃了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师们的代表作。展出的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突飞猛进的中国建筑业概貌。
这次展览是由华裔建筑家、法国建筑艺术协会会长单黛娜女士和秘书长迪安斯塔女士两人精心筹办的,并得到法国外交部、装备部、文化部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参展的中国单位有城建部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西北和新疆的建筑设计院。去年4月,单黛娜和迪安斯塔曾赴北京,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功地举办了法国当代建筑展,从而为两国建筑界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这次展览是那次友好活动的继续。
单黛娜女士告诉记者,衣食住行是人们的日常必需,中国在解决了穿衣和吃饭问题后,最迫切要解决的则是住房问题。最近10多年中国修建了大批住房,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如何提高建筑质量上尚存在一些问题。与这次展览同时举行的研讨会上,两国建筑学家们就如何提高建筑质量,以及建筑材料和设备技术的交流进行了探讨。她说,现在法国的建筑市场已经饱和,中国在这方面的需求还很大,两国合作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本报巴黎10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