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电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5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我看香港

  电台
王曼曼
8月10日,我乘地铁前去位于九龙塘广播道的香港电台,参观上午9时开始播出的一个名为“粤港专线”的直播节目的制作。
香港电台由港英政府1928年开办,它与港英政府新闻处一起,成为传播、推介政府立场和政策的两大机构。香港电台和全香港所有的报纸都不同,它不属于任何个人或商营机构,经费一概由政府拨给,没有广告部,也不播放广告。800多名工作人员中除少部分合约工外,全是政府公务员。这就意味着,这里的编采人员将来退休,可以拿到几百万港币的退休金。
这日接待我的,是香港电台第一台总监戴健文先生。他40岁左右,已在港台工作了14年,自称是“老臣子”。戴介绍,香港一共有15个广播电台,其中香港电台占7个,商业电台占3个,新城广播占3个,另外2个则属英军的广播电台。在港台的7个台中,第一台是主要的中文台,每天24小时不停广播,以广播新闻及资讯节目为主,根据1994年电台的联合收听调查,这个第一台是收听人数最多的。
这日的粤港专线节目,原先叫粤港经贸专线,是香港电台和广东珠江经济电台合办的。5年下来,深受广东、香港听众欢迎。为了使议论的范围更广,现在名叫粤港专线了。这天的节目,香港这边的嘉宾是一位名律师,广东那边则是一位司法官员。两边各有一个主持人,节目在两地同时进行,听众可以打热线电话。我坐在节目导播室里,能透过大玻璃窗看见主持人和嘉宾的一举一动,同时能和听众一样,听见节目的进行。一小时的节目,共有60多位香港听众打进热线电话,所谈问题涉及两地婚姻、祖屋遗产、被海关罚钱、报案程序等多个问题,节目编辑将电话一一记录,但只能挑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话接入直播室。
节目结束后,那位嘉宾律师很高兴,在直播室门外拍了好几张照片。之后,戴健文先生请律师、主持人、编辑和我一同到职工食堂喝茶。戴先生说,这个食堂和内地单位的食堂不同,不是单位的福利,和外面的餐馆一样。在香港电台,起薪约是月薪9000元,往后再一级级加,待坐到如戴先生或主持人那样的位子,就绝对算是中产阶级了。一般来讲,电台对主持人素质要求很高,不连续工作5年,一般当不上主持人。现在,香港电台的节目已经上了Internet网,在世界各地的网上均可收听到。
从香港电台出来,在不长的广播道上,我还看到了亚洲电视台、香港商台,看来广播道名副其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