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灯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5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我看香港

  灯火
王曼曼
近半个世纪前,电影明星蓝马和上官云珠曾合演过一部影片叫《万家灯火》。我10岁出头的时候,正值“文革”未完,无缘看这部影片,倒读了一遍电影文学剧本。当时除了感动之外,还对着这《万家灯火》四个字发了半天呆,凭空想象万家灯火到底是何样景致。那会儿我所在的北方城市经常因停电而陷入一片漆黑,居民楼房也很少见高过三层的,所以我的想象力就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那天乘缆车登上香港太平山的山顶,虽然这是一个通常的旅游节目,但是在山顶回头一望,我还是被从一幢幢高楼中射出来的灯光吓了一跳,尽管明知那点点灯火之下正上演一幕幕爱恨情仇的悲喜剧,也仍被“原来这就是万家灯火”激动了一回。
我在香港的住处位于一幢楼的第二十五层。从窗口望出去,对面恰好被一组名为“城市花园”的民居包围了。这组白色的建筑约有6年的历史,紧邻维多利亚湾,是填海建成的居民小区。入夜,这组楼高二十八层的巨型屏风此起彼伏地亮起了灯火,我站在窗前,看着这组建筑,可以好久不动。
这里的居民应该算是中产阶级或者偏上。这片小区并非香港政府的公共屋村,乃私人物业。据说现在买下一个能见海景的单位,区区七八十平方米,要800万元港币左右,不靠海的则略微价廉。如果按首期交10%计,也要一下子付出80万,一般的打工阶层还真是负担不了。
这排大楼的一层俱是商业,有各种档次的饭馆,有时装店、皮包店、鞋店、洗衣店,有面包房、租录像带的,还有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只此一家而在香港处处皆是的大众连锁店“惠康”,而楼上便全是民宅了。
入夜,忙碌了一天的各宅屋主纷纷回巢放松。灯光之下,很多家庭的电视机正好面向着我,我看见常常是楼上楼下接连几家,电视机几乎都摆在同一个房间的同一个位置,并且都在放同一个台的节目,远远望过去,很有在百货公司卖电视柜台前看一组电视机同时放映的效果。有很多人家,除了正常的灯光之外,还有红彤彤的小灯泡在闪光,一问,原来信佛的人多,不少人家供着佛龛呢。
我觉得,香港的灯火,如同地球的一只只眼睛,在凝视着宽阔的天空。
(人民政协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