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情系小浪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情系小浪底
  于彩芹
“九曲黄河万里沙”,蜿蜒流过中原大地的母亲河被取名黄河,是因了黄土高原的黄土,也是因了鄂尔多斯高原的黄沙。长年累月的冲刷和堆积,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是一条地上悬河。这样的悬河仿佛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黄河儿女的头上,党和政府怎能不情系之,心焦之。多年来,黄河的防汛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桩大事,而治理黄河水患则是一个长久的心愿。
历史的车轮跨入了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要把心愿变成现实。于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兴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是黄河边上一个村庄的名字,以它命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这里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这项水利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其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
1991年9月1日,小浪底前期工程鸣炮动工。如今,整整五年过去了。在这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们奋战在这偌大工地上,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曲雄浑昂扬的建设者之歌。伴随他们的是隆隆的机声、高高的钻塔和那不熄的灯火。
在小浪底工地,笔者见到一支专门做基础处理的队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他们的工地总指挥笑着对我说:“你这个时候来最好,能够看看我们的‘作品’。若是等到工程完工剪彩,我们的‘作品’就埋在地下、水下‘难见天日’喽。”当我在小浪底工地与这些可敬可爱的建设者们一同吃住并倾心交流之后,才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被他们舍小家为工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他们是做基础处理的,是为水库大坝、高楼大厦打地基的人,所以,他们的功绩是埋在地下、水下的。当水库大坝竣工、高楼大厦矗立之时,他们早已转战另外的工地,剪彩时的鲜花和掌声从来与他们无缘。这是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业绩可歌可泣,他们为事业的牺牲精神同样可歌可泣。由于工作性质,他们常年远离亲人,身居工棚,但他们无怨无悔。一位老工人深情地对我说:“干了一辈子水电,能够为这么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出把力,是我的荣幸。”
情系小浪底的不仅仅是这些建设者,还有成千上万的各族同胞。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项工程也十分关注,江泽民总书记两次亲临小浪底视察,李鹏总理等领导同志也都先后视察了小浪底。
“浪淘风簸自天涯”,桀骜不驯的黄河被梳理,是为了让它不再危害人民,也是为了让它造福于人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现在的不足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洪水及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每年为下游增加供水40亿立方米,大大提高下游1500万亩灌区的用水率,并可维持抗旱灌溉面积2500万亩。”
在小浪底工地,尽管一片繁忙,但又井然有序。明年是1997年,按预定的时间表,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将同在这一年截流。我启程离开小浪底工地是在晚上,那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建设者们将黑夜也变成了白日,在以时光和汗光呼唤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