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希望学校与教育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7
第4版(副刊)
专栏:读书偶谈

希望学校与教育改造
嵇成玉
近几年“希望工程”大概是中国比较成功的社会实践。无数的机关、企业、个人捐资办起了希望学校,千百万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进入课堂或者重返校园。中国教育改造的先驱陶行知先生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真正成了全民的事业,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南京大学招收了第一名受希望工程帮助的研究生。一个家居穷乡僻壤的贫困青年在社会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级人才,固然可喜可贺。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现象,大概也不应该成为希望工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国家基础教育物质条件有所改善的同时,我们亦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基础教育的“软件”。孩子们在课堂里学了一些什么,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问题又回到陶先生当年提出的“中国教育改造”之中去了。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开创者之一,他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办中国人需要的教育。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以自己独创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教育改造开辟了一条新路。晓庄师范是他成功实践的样板,《中国教育改造》一书则是其理论的结晶。陶先生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生活的,要使学生贴近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参与社会与自然的改造。陶先生主张,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而不应当以文字为中心,文字只是生活的工具而已。因此他当年开列的生活教育的用书系统即包括健身治病、养鸡种菜、纺纱织布、造船修桥、弹琴绘画等七十多种。他认为,评判教育好不好的标准主要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见《中国教育改造》1996东方版161页)
多年来,中国教育一直在两个极端运行。提倡教育面向大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有人将此推向“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端,结果书也不读了,试也不考了,“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向极端发展就变成了升学率、上大学、读研究生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城市学校以此为竞争目标,乡村学校同样以此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能否避免这两个极端,取一条中庸的发展路线呢?允许一部分学校侧重培养高级人才,就以升学率作为考核目标;而绝大部分学校适宜培养普及型人才,就以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作为考核目标。这两类学校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有较大的差别。
中国如此之广阔,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是人所皆知的现实。经济建设可以不同模式,社会生活可以千姿百态,为什么教育一定要千篇一律呢?基础教育的统编教材有无必要,甚至教学大纲对各类学校的要求也应该各有侧重。在全社会热心希望工程捐助的同时,我也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陶行知先生的《中国教育改造》,思考一下“生活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做出更为切合中国国情的改造,使希望工程更符合农民及其子女的切身利益,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东方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民国学术经典文库》重印了陶行知先生的《中国教育改造》,据悉出版不到三个月即销售一空,目前正赶着第二次印刷。可见商海大潮之中思考中国教育改造的人还不少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