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8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
张同德
10月18日中午,参加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国际研讨会的80多位代表,走进河南省虞城县店集乡乡政府暂作餐厅的会议室,共进工作午餐。
这些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四十多个国内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上午前往该乡花李庄等村,入户调查孟加拉扶贫模式试点运作一年来的情况。作为全国三个试点之一,虞城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把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获得的贷款,按照“小额贷款,分周偿还,五户联保,自主经营”的原则,贷给店集乡755个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紧张工作了一个上午,此刻,代表们在一排排长桌旁落座,他们前面摆放的是:一盒快餐,外加一瓶水和一盒冰红茶。快餐盒内,主食是大米,副食是一个鸡蛋饼、几根青菜和一份香菇炒鸡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部高级顾问杰克伦学着邻座的样子,像用叉子一般,捏着竹筷一口一口地扒着饭菜。工作人员不等他吃完第一盒饭,又给他端来一盒。他掀开快餐盒盖,挑着一片片香菇,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和邻座逗笑取乐。
现任青海项目澳方队长的查添木身高体胖,他吃完一盒又取过一盒,边吃边说:“真香啊,太好吃了……”
加拿大开发署CIDA新疆项目专家胡晓龙吃着米饭,对身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教授刘文璞说:“这一盒快餐,不过10元人民币。其实,这种就餐方式外国人能够接受。如果大吃二喝,那才真是浪费。”
整个午餐只用了20分钟。代表们步出“餐厅”,随即实地参观、考察店集乡扶贫合作社。作为采访会议的记者,我担心这样的午餐是否会影响代表们对虞城县的评价,特意询问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托拉斯总裁拉提费先生。他微笑道:“虞城县的做法,一定会成为全中国的样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