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还我清水映明月——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八五”攻关创辉煌(三)

  还我清水映明月
——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
肖佳
绿阴掩映的武汉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凡是到武汉去的人,如有时间都想看一看黄鹤楼,游一游东湖。但是近年来,由于沿湖一些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向湖中排放,造成严重污染,使这个犹如明镜一样的湖面,漂浮起一片片富营养污物,败坏了游人的兴致。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为东湖污染的彻底治理带来了希望。
研究人员针对东湖污染的现状,结合武汉水质净化厂、东湖水厂等15个依托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外源污染防治技术、湖内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湖泊水源水净化技术以及湖区生态经济系统优化与水域综合功能开发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案。这项研究成果还为我国城郊湖泊及富营养化的治理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技术新经验,其全面推广应用可使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控制,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直接经济效益将以数亿元计。所提供的富营养化湖泊水源水净化技术可以挽救因湖泊水源水的水质严重恶化而濒临关闭和被废弃的水厂获得复苏,均粒滤料深床过滤技术已有四个水厂采用。
参加攻关的科研人员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污水处理要求,强调了人工处理应针对能耗高、投资大等提出高效节能处理技术,而自然处理应针对占地面积大,受自然条件限制多等问题,研究其强化技术,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1990年9月,西北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许泽美带领一批科研人员进驻宜兴水工业设备厂,开始研制我国自己的氧化沟曝气器污水处理设备。在当时,一无资料,二无先例的情况下,要研制这种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设备难度很大。他们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调研,千方百计地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宜兴水工业设备厂地处农村,科研条件较差。在测试阶段,他们不得不一会儿跑上海,一会儿跑无锡。农村没有自来水,而做实验需要向100立方米的池中注入水,然后放掉,再注入,如此反复进行。一次实验要花四个多小时,有时为赶任务,一天里要进行多次实验,加班加点自不必言。经过科研人员三年多的艰苦奋战,我国研制的氧化沟曝气器不仅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外产品,而且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3。现已在我国多项工程中使用,规模最大的污水厂日处理水量4万立方米,效果良好。
经过2000多名科研管理人员的努力拼搏,污水净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攻关项目计划任务得到了全面圆满的完成,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成果的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为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及所属6个课题、39个专题全部通过了验收。在已鉴定的37个专题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33个,国际领先水平的2个,国内领先水平的2个。有15个子专题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首创)。项目共取得150多项科技成果,研究报告和论文500多份(篇)。建立了试验基地、中试线、生产性装置和示范工程(点)共99个,其中依托工程63个,占63%,并有多项研制的技术设备和器材进入市场。培养了近百名青年技术骨干。
在这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与工程实践的相结合,把降低投资、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不少专题在攻关伊始就采取了科技攻关与试点工程(应用工程)并进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转让和咨询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筹经费的来源,弥补了研究经费的不足。这种并进的做法,不仅保证进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提高了研究深度和实用效果。科技攻关人员改变了以往只重视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倾向,转而注意到产业化的问题。有的单位以科技攻关为依托,通过组建技术公司,将攻关与推广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承担各种技术服务和工程项目,从而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推进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科技攻关人员在科技与经济的大循环中,接受了实践的检验,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劲,这就是此项科技攻关的特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