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迈步从头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8
第1版(要闻)
专栏:东北的探索市场篇

迈步从头向市场
本报记者余继军皮树义
当麦浪翻滚的冀中平原走来第一批麦客时,也许普通人眼中看到的是今年农业的丰收,而远在东北的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则为看到了产品的用户而喜出望外;
当伊朗德黑兰城乡铁路交通公司向全世界宣布,要购买217辆地铁电动客车时,中国的长春客车厂立即组成了投标工作小组,与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的同行们开始了角逐;…………
四方浪涌,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逼近东北的国有企业;八面风起,东北的国有企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市场。
长期受计划经济束缚的东北人蓦然面对市场,才发现自己生存的能力竟这般孱弱,生存的空间竟如此狭小,而阻碍自己走向市场、寻求发展的,正是自己对市场的疏远
鞍钢,这个有50万职工和80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曾是我国钢铁行业的“排头兵”。然而,当国家计划完全撤出后,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堪:产品销不出去,1995年头两个月就亏损两亿元。“屋漏偏逢连夜雨”,昔日的用钢大户一汽此时订货量锐减,由过去的几十万吨减少到几千吨,鞍钢第一次尝到了被市场冷淡的苦涩。
在东北,像鞍钢这样的行业“龙头老大”比比皆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中,有1/3(52项)落在了东北。走进这样的工厂,你能在它的荣誉室看到一块块奖章,一座座奖杯,一面面锦旗,从中可以想见它昔日的辉煌。可是,金牌并不等于名牌,市场也不看重“老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它们尝到了如鞍钢一样的苦涩与难堪。
市场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慢怠市场就是自杀。市场,这个过去被挤压在经济生活一角的东西,如今正强烈地震撼着东北人的心灵。
经历了阵痛之后的鞍钢猛然警醒,连续开展了“痛失一汽传统市场的反思与警醒”和“振兴鞍钢”的大讨论,在职工心中牢牢树立起“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客户是企业的上帝、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的观念。观念的转变,使工厂放下老大的架子,请邯钢、宝钢、武钢进来传经送宝,指点迷津,一系列面向市场的办法出台,连续八个月的亏损很快被遏止,去年10月实现扭亏增盈,到年底还实现利税23.8亿元。今年经济效益仍然看好。
东北曾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摇篮和堡垒。计划经济把企业与市场隔离,市场经济则把企业推向市场。从远离市场到走向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这是一块被束缚得太久的土地,国有企业的市场不适应症还不会一下子被治愈。不久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家油塞厂要搞技术改造,需要购买一台轧机,找到近旁的一家工厂,该厂以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开口就要设计费17万,油塞厂只好舍近求远,到外地去订货。那家工厂的领导就来找市长,说什么肥水不能流入外人田。市场就在眼前而不抓,出了事就找市长,这已是不少国有企业的习惯。
但是,旧观念的壁垒,毕竟已被改革打得七零八落;东北的国有企业,毕竟迈出了走向市场的坚实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不仅使东北的企业家心急火燎,也使全社会关注。
在辽宁,已持续一年之久的“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黑龙江,继“改善发展环境讨论”之后,一个以“企业和农民进入市场”为主题的讨论又蓬勃展开;在吉林,江总书记长春讲话之后,各地市解放思想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
谈到讨论的意义,辽宁省长闻世震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东北人由过去的“等、靠、要”、怨天尤人进入了一个眼睛向内求发展的新境界。
如今,企业的“当然生存权”已被“竞争生存权”所代替,有过几十年创业史的东北只能从头开始,进行“第二次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东北人正走着一条属于自己的探索之路
作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曾是飞机发动机制造业的“龙头老大”。然而,在80年代军品订货锐减时,该厂连年亏损,成了航空工业总公司名下的头号亏损大户。
残酷的事实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市场这个中心来进行。从1993年起,公司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每年都要走访用户,掌握信息,为用户登门服务。1995年3月,当得知柳州微型汽车厂急等用加大功率发动机装车时,公司主管领导立即带领销售人员,把新研制出的产品送到了柳州,解决了车厂的燃眉之急,该厂随即增加了东安发动机的订货量。
如今,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已踏踏实实地坐在了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企业的第二把交椅上。市场无情,然而钟情于市场,市场又会给人以回报。
上门服务,也许是一个较低的起点,不过,对吃惯了计划经济饭的大中型企业来说,终究是迈出了难得的一步:放下大的架子,丢掉大的虚名,俯身面向市场。有了这第一步,也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吉林炭素厂是我国最大的电极生产企业,直到几年前还有不少产品由国家分配,企业也就疏远了市场。如今,炭素厂贴近市场,搞起了“十百千”工程:建立10个销售点,100个重点用户,用户范围扩大到1000户。今年1月到7月,产销率达100%,去年积压的产品也一销而空。
长春客车厂这个铁道部直属的万人大厂,去年才彻底从计划经济的框框里走出来。然而这个厂的几任厂长一直就在关注着身外的市场。当别人在专心致志地搞22型普通客车时,它却在研究25型空调客车,当别人在一心一意地搞160公里的转向架时,它却在钻研200公里的转向架。于是,中国铁路客车换型及发展准高速列车首选的只有它一家。它是中国唯一生产地铁客车的厂家,可它的目光却早已瞄准了国外,终于赢得了为伊朗生产217辆地铁客车的合同。在马树坤厂长眼中,市场占有率比短期的效益更重要。超出眼前的市场去看市场,这就是长春客车厂的制胜之道。
许多大企业曾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大”:厂区大、厂房大、产量大、人员多、级别高。可是大的背后往往是一种大企业病:生产大而全、经营大一统、分配大锅饭、缺乏市场适应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再陶醉于“大”的光环之中,而是向自己的大企业病开刀,千方百计去适应市场。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是一个特大型的国有军工企业,在军品订货锐减的情况下,采取委托经营的办法,把后勤系统、附属车间以及10个主体分厂中的6个分厂等全部推向了市场,使国有企业场地、技术等优势得以发挥,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偿还了1.2亿元债务,去年实现利税7700万元。这叫“变一头进入市场为多头进入市场”。
大连冰山集团则在市场竞争中摸索到了一条“顺着资金流找市场”的好方法。他们通过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业政策、重点工程,测定国家投资流向,预测企业产品走向,提前占领市场。譬如通过研究各地实施“菜篮子工程”,向各地主管领导发函,提出建冷库储存蔬菜的建议,从中开拓出制冷产品新的“市场源”。
面对市场,哈尔滨炉具总厂的选择很有些出人意料。这个有着25年辉煌历史的老铸造厂在1994年3月全面停产,工厂靠卖废钢材维持了3个月的开支,之后便难以为继了,厂里除了空荡荡的厂房和一片废弃的空地外一无所有。于是他们就在这块地上做起了文章。1995年10月,利用厂房和空地建起来的哈尔滨清滨果菜批发市场开业,当月的市场交易额就达上百万元,炉具总厂当年就扭亏为盈。他们管这叫“腾笼换鸟”。
在东北吃饭,时常端上来一道名菜:“乱炖”,茄子、白菜、粉条、猪肉……多种多样的原料一锅炖,炖出的味道却让人流口水。这“乱炖”虽然菜谱上没有,却有独特魅力。东北企业在走向市场中学习适应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出了一条或许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路子。
走向市场,市场在哪里?当企业逐渐把“围绕市场搞内部改革”视为天经地义时,作为外部条件的市场体系建设地位日益突出
东北人从来就不乏创造力。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消息传开时,辽宁省海城市西柳乡的农民丁岐山就做出了西柳第一条“商品裤子”。从这条裤子开始,冷冷清清的西柳不久就成了闻名全国的服装批发市场。
在东北,有许多富有新鲜活力的市场。沈阳市五爱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日客流量达30多万人次,年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三,而沈阳也正日益成为东北区域性市场的中心;长春的人才市场每周二都举行“集市日”活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这天可以直接洽谈,原来用人单位用一周时间才能聘到人才现在只有一天就可满意而归了;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在国内率先创办了“周末科技贸易集市”,还与省、市广播电台合作搞起了“空中技术市场”,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架起了一座通向市场的桥梁;哈尔滨市劳动力市场仅有200平方米的面积,却搞得有声有色,“安康街1号”这个吉利的地点已成了许多下岗职工温馨的港湾……
市场是企业的竞技场,也是企业取得生产要素的源泉,销出商品的通道。东北长期重生产、轻流通,市场建设滞后。如今,企业走向市场,急切地呼唤加快培育市场体系。无论是发展商品市场,还是培育要素市场,都在东三省摆上了重要位置。商品市场日趋活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也开始起步。
市场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许多问题仍有待人们去探索,对市场的认识也仍有待于深化。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这样一个笑话:某某县长到任,正值市场体系建设“走俏”之时,于是在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各建市场一座,而后说,本县市场体系已基本建成。盲目建市场,或导致“空壳市场”,或造成市场的低效率运行。
市场建设也并不仅仅指有形市场的建设,还包括市场关系、市场机制、市场规则的建立。站在这样的大市场角度,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国光认为,这更需要下大力气改革旧体制,培育新体制,把企业真正从政府怀抱推向市场。
如果说走向市场是企业的行为,培育市场则是政府的职责。在采访中,许多省、市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市场体系建设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市场体系建设已如弦上之箭,迫在眉睫。
今年7月4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齐聚沈阳,就实行优势互补,加强联合进行了座谈;8月20日,东北三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共赴大连,召开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打破条块分割,推进全面联合,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问题上达成共识。看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东北区域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已露曙光。(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全国第三大综合性小商品批发市场沈阳市五爱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