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阅读
  • 0回复

风景正好看赣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01
第1版(要闻)
专栏:

风景正好看赣南
本报记者余清楚
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从赣南出发,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60年后,京九铁路从赣南腹地穿越而过,隆隆的火车欢鸣声,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
1934年夏,毛泽东同志在赣南会昌县写下了著名的诗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主席当年所说的“风景”,指的是赣南中央苏区这片插满了红旗的红土地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今日赣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风景无疑更加绚丽,更加迷人。
赣南人不相信贫困
赣州地区位于江西南端,简称赣南,东卧武夷,与福建相连,西枕罗霄,与湖南毗邻,南越梅关,与广东相通。正是在这块红土地上,诞生了中国红色政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然而,贫穷一直与穷山恶水的赣南老区如影随形,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
穷则思变。赣州地委书记张海如说:“谈到扶贫,我们有过教训,80年代初,看到老表收入低,家里穷,心里不好过。便像撒胡椒面似的,上面来了救济款,分钱到户,人人有份。过了一冬,山河依旧,贫困依旧。赣南人最终懂得了‘给钱给物不如给政策,靠钱靠物不如靠自己’的道理。在中央和省里支持帮助下,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切合赣州实际的开发扶贫路子,创造了一些很好的脱贫致富的生产模式。”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这是改革开放前赣南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地委、行署领导认识到,老区要脱贫,关键在观念。他们提出了“市场扶贫”的路子,引导农民走出封闭,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学会游泳,创造财富。
兴国灰鹅养殖已有200多年历史。可是,这个县的农民过去只知道养鹅过年,不知养鹅能致富。从80年代末开始,兴国实施“灰鹅工程”,全县出笼灰鹅300多万羽,产值1.5亿元。从此,兴国人“赶着灰鹅奔小康”。
埠头乡特困户汪兴基兄弟分家后唯一的“家产”就是一只母鹅。他一边上农函大学习养殖技术,一边悉心喂养那只母鹅,年复一年鹅生鹅,养殖数量成倍增长。今年春天,他出售商品鹅2000羽,鹅苗1600多羽,纯收入近5万元。在他的影响下,一个贫困村成了“养鹅专业村”。这便是兴国有名的“户种亩草,亩养百鹅”的种草养鹅脱贫模式。
位于赣粤边境,山偏路远的龙南县,有个全国闻名的杨村香菇集散市场。这几年,龙南人利用毗邻闽粤的区位优势,种出品质优良的香菇,出口到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整个村子家家种香菇,户户成了万元户。龙南县县长曾庆红感叹地说,扶贫不如扶产业,致富全靠建市场。
“企业带、单位扶、干部帮”、“山里采矿、山上种果、山下种粮、水陆养殖、城里打工”、“基地+贫困户果园+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模式更是赣南人脱贫致富活动中的创造性成果。会昌县珠兰乡兴办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去年一年吸收36名贫困劳力,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使这些贫困户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赣南有个名气不小的“蛙王”,他就是养牛蛙致富出了名的胡新华。1990年,他花了450元从福建龙岩引进了9只牛蛙,通过精心饲养,当年获利1000多元。1995年,他的牛蛙养殖面积达到10亩,产值56万元,获利26万元。“蛙王”致富不忘乡亲,在他的带领下,全县牛蛙养殖专业户达1600多户,家家成了万元户。
喜看今日赣南,山清水秀,人富年丰,面貌日新。1995年,赣南财政收入达到14.32亿元,名列江西第二,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78元。
山上再造一个赣南
赣南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地区总面积的78%,人均8亩山。
80年代初,赣南的山,是光秃秃的山,贫穷的山。一位外国专家来赣南考察后称这里是“江南沙漠”。一首民谣“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三日无雨田龟裂,一场暴雨沙满丘”,正是赣南水土流失现状的真实写照。一位老红军重返故里,看到寸草不生的荒山,感慨地说:“当年像这样的山,无遮无拦,如何上山打游击,与敌人周旋?”
赣南人不悲观,认定潜力在山上,希望在山上。他们把治山治水与开发荒山结合起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硬是在山上再造出一个“绿色赣南”。
1983年,以“将军县”著称的兴国县,因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兴国人民面对穷山恶水,开展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攻坚战。13年来,兴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200万亩,山地植被覆盖率由重点治理前的28.75%上升到72.8%,活立木积蓄从53万立方米增加到230万立方米。兴国人治山治水用的竹节水平沟,加起来就可绕地球一圈!
赣南同时实施“果业工程”,向山上要效益。赣南已悄然兴起以脐橙、柑柚为主导产品的全国重要水果基地。1995年,全区果园面积210万亩,水果总产量34.25万吨。“山顶绿树戴帽,山腰果茶缠绕,山下畜禽合唱,池塘鱼虾欢跳”。这是赣南人唱出的新民谣。
兴国县永丰乡马良村,地处偏僻,昔日光山连片,沟壑纵横,植被不存,田瘦土薄,农民年人均收入仅数十元。村党支部认识到,马良“穷就穷在山上”,要致富,就必须“绿化荒山种果树”。1990年,他们开发种植“兴国甜橙”50亩,每年可产10万公斤,收入10多万元。
果业开发同时带动了全地区特种养殖业的兴起。全区以养甲鱼、蛇、山鸡、牛蛙等为主的特种养殖业方兴未艾,工业化养殖场46家,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专业户1100多户,全地区特种养殖业年产值4.5亿元。
经过不懈努力,赣南这个在10多年前还被喻为“江南沙漠”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森林覆盖率超过50%,满山青翠的百万亩果园和山上山下千姿百态的特色农业,已绘就京九线上独特的绿色长卷。难怪一位英国生态专家重来赣南,目睹巨变后连连称赞:“中国人真了不起。”
走出“土围子”天地宽
凡是读过“中央苏区革命史”的人,都知道红军攻打“土围子”的故事。
“土围子”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建筑物,它外圆内方,墙中有墙,围中有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除一扇大门供进出外,没有旁门,没有窗户,四座碉楼镇坐四方,肃穆森严。“土围子”多系一姓氏,一宗族或一家族的聚居地。30年代初,红军为了攻打反动地方势力的“土围子”,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如今的赣南“土围子”,已成了供人们研究民俗风情、观光游览的地方。
这些年来,赣南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走出“土围子”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广东比赣南还穷,赣南的男子娶广东的女子,改革开放后,南粤大地发生巨变,赣南的女子嫁广东。当然,强烈的反差不仅仅是男婚女嫁。赣南与广东仅以南岭相隔,改革开放的状况却是天壤之别。遥望南天,长期以“红米饭,木炭火,神仙日子不如我”自慰的赣南人发出了急迫的呼喊:“春风何日度梅关?”
现在,人们普遍感到,赣南是江西思想最解放,观念最开放,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赣南人深有体会地说,这是得益于三次脱胎换骨式的“大讨论”,使赣南人的思想观念走出“土围子”的桎梏,和上时代前进的节拍。
1987年底,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988年1月1日起,为了加快赣州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开放促开发,加速赣南经济发展,将赣州地区列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放宽赣州地区10个方面的管理权限。这扇毗邻闽粤、面向港澳的江西南大门终于迎来了来自沿海的“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改革开放大潮。
政策启动,思想先行。赣南开展了改革开放大讨论,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老区精神,谱写了老区人前所未有的改革新篇章。他们在政策、措施上主动与闽粤“跟进、接替、同步”,率先在全省撤关拆卡,打通流通领域,建立边贸市场,加速人流物流。赣南的农副产品源源流入沿海市场,广东与赣南的经济互补性和互利性得以充分展示,为赣南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二次大讨论是在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的1992年。经过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赣南人如沐春风,又一次进行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开放”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的结果是赣南经济迅猛发展,以前是江西各地市经济实力的“丑小鸭”,一跃位居全省前列。招商引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赣南百万民工沿海“留学”,不少人带回资金、技术回乡当了“老板”,成为赣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安远这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国道的“三不”内陆县,由于“还乡老板”兴办企业多,仅有3万人口的县城,流动人口竟到了5万。
1996年新春伊始,赣州地委决定在全地区再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全区干部群众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克服“土围子”封闭思想,居安思危,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地委、行署及时提出了“兴果富民、兴企富乡、兴工富县”的发展战略,借助京九东风,借助毗邻沿海、港澳优势,全面振兴赣南经济。
来到赣南,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采访,青山满目,郁郁葱葱,江山如此多娇,心情格外兴奋,赣州地区已县县通了程控电话,县县通了柏油路。黄金机场已开通多条航线。赣南老区与全国、全世界的距离愈来愈近了。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曾站在赣州市郁孤台上,望着滔滔北去的赣江水,吟诵了千古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南,正在抖落历史的轻尘,在社会主义小康路上跨出了坚实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