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雪山草地的纪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0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

雪山草地的纪念
新华社记者贾永周志方本报记者聂传清
在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方,莫过于雪山草地。89岁的王平将军今天谈起雪山草地,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流着眼泪说:“我们多少英雄的战士,没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倒下,却被雪山草地所吞噬。”
雪山草地的位置在今天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1935年5月到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途中,先后经过这里,用鲜血和生命为长征精神添上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
今天我们走在长征路上,很难完全体会60年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如今的雪山草地依然如故。大雪山上积雪终年不化,雪连天,天连雪,景色非常壮观;一望无际的草地,就像是用无数鲜花织成的魔毯。当年,就是这美丽壮观的景色,吞噬了我们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的生命,他们或冻死,或饿死,或累死,或病死,或被深埋于雪崩之下,或身陷于泥淖之中……在红原县境内海拔4000多米的亚克夏山上,埋葬着上百名红军战士遗骸。这是目前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红军战士的墓地。
雪山草地属横断山脉北部,在青藏高原的东缘,高原山地气候变化无常,氧气稀薄,人烟稀少。60年前这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大自然险阻,即使在今天仍然不是人类轻易可以与之和平相处的地方。
但是,依然如故的雪山草地不再有战争的烽烟,它们正敞开胸襟接待四面八方的游览者、考察者。生活在雪山草地附近的各族群众正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采访中,我们来到懋功(今小金县)达维区沃日乡窄小村村民张家富家里。张家富今年44岁。他家原在高山寒冷地区,缺吃少穿,日子过得很艰难。1984年,他响应政府号召,第一个从高山走出来到窄小村,承包了一块约10亩的荒山坡。艰苦的创业开始了。他和家人披星戴月地干,搬走石头,从石缝里刨土,从山上引水,种下8亩苹果苗。老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家成了当地少有的富裕户,有几十万元的家底,还买了一辆北京吉普车。张家富还带头为公益事业捐款,赞助修桥、修路、修电站。
彭德怀元帅在谈到过大雪山后的感受时说:“人在困难中,觉得非常之难;过来之后,又好像不怎么样;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想起来,又会感到真不容易,甚至搞不清自己怎么有那股劲征服困难的。”
当教师的刘玉田和他的妻子在小金从教30多年,回顾以往的艰辛,也是和彭老总一样的感慨。
刘玉田1958年从南充四川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到小金教书,是小金接纳的第一个新中国的大学生。那时小金还没有通汽车,他翻山越岭走了三天才到小金。刘玉田在小金最边远的山区教小学,几乎把所有的边远小学教了个遍,1991年他临近退休了,才搬回小金县城。刘玉田的妻子说:“我们老了,但孩子会继承我们的事业。”他们的女儿也在一所中学工作。
他们准备搬回老家泸州去度晚年,原因是两人的眼睛不大好,那是长期在松明子的照明下为学生备课和批改作业造成的。刘玉田的妻子告诉我们,过去,这里的教学条件很差,照明用的是松明,后来有了煤油灯。“我至今还替他保留着他的传家宝——马灯。”刘玉田就是提着这盏马灯,翻山越岭地去给孩子们上课。现在,当地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起了许多小电站,越来越多的乡村用上了电,孩子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刘玉田和他的妻子要走了,但他们留下了自己的青春,留下了文化知识,也留下了对雪山草地的眷恋。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雪山草地依然是那样冷峻和壮丽。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当年在小金县失散的女红军张述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