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中的骨干。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推动流通产业现代化,应该——研究和制定流通产业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02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中的骨干。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推动流通产业现代化,应该——
  研究和制定流通产业政策
沈绍基
流通产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产业政策来指导、协调。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已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出发,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将已有的一些具体政策、指导原则协调一致、补充完善,提出一个科学、完整、统一、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流通产业政策,已成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当务之急。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流通产业政策至少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所有制结构政策,即在流通领域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网点数量、资本总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比重。过去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对保持市场供应与稳定产生一些影响,近年又开始重提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但是,在流通产业总体中以及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性的具体行业中,国有和集体商业的市场占有率究竟应保持一个什么比例,非公有制经济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国有商业应从哪些行业和环节中退出来,才能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有利于市场稳定,很值得研究。我们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目标比例。需要强调的,还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真正从“姓资姓社”的框框中跳出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国有商业的比例。
(二)产业梯次政策,即在流通产业中,批发、零售、加工、仓储运输以及饮食服务等具体行业中,按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确定发展的梯次与重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连锁商业,发展生产资料的代理制,发展与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其体系。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以及流通产业的整体优势与规模效益出发,研究提出流通领域各大产业的结构比例,从而确定流通领域的基础与支柱产业,调整和重新配置产业资本。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流通效率,具体地说是改组流通体系。仅有发达的零售商业,是支撑不起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批发体系被打破之后,必须重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批发体系。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今后要大力发展“辐射生产与零售”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三)组织结构政策,即在流通领域中企业集团与中小型企业的比例。发展企业集团是为了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发挥规模效益,并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保持市场稳定;发展中小型企业,要有利于活跃市场,保持适度竞争。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大型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近几年组建的一些企业集团只是中小企业的简单合并,根本谈不上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另一方面,公有制的小企业是果断退出来还是继续挣扎下去,还在犹豫不定,而一些个体、私营小企业在繁荣市场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流通秩序。关键是要确定二者之间的比例并采取相应政策,区别对待,共同发展。
(四)产业布局政策,即从全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以及大中城市内部的流通产业布局。目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生产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商场,已经不同程度地造成经济损失。我们应该从全国统一市场的全局需要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资源、生产与市场情况提出流通产业布局结构,避免浪费。
(五)技术装备政策,即流通产业技术现代化的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提出流通领域各个产业的技术装备政策。
(作者单位:内贸部产业发展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