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尘染云冈石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0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尘染云冈石窟
本报记者刘伟
西出大同市,汽车在109国道行驶16公里,至武周山南麓,就到了历经1500多个春秋、闻名中外的云冈石窟。
10多年前,我出新疆、经甘肃、去西藏,曾绕道一游敦煌莫高窟。在安静的石窟中,一幅幅色泽美妙的壁画和长袖曼舞的飞天,将我带入那悠远的历史情境中;姿态优美的乐女反弹琵琶,使我心灵之弦在祖国古老文明面前强烈地颤动。
现在,我来到云冈石窟。仰视高达14米的露天石佛,雕刻精细的面容呈现一种彻悟而平和的神情,晨光映照之下,栩栩如生。眺望一尊尊精美的石像,面对千年凝固的历史,我再一次被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所感动。
云冈石窟现存53个大型洞窟和1100多个小型石龛,共有大小石刻造像5.1万多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这个藏匿于塞外的艺术宝库,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研究我国多民族社会发展史、佛教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表现了古代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从而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无怪乎《魏书·释老志》语云:“雕饰奇伟,冠绝一世。”
云冈石窟受损最严重的是人为的破坏。据介绍,本世纪初以来,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的“探险家”、“学者”先后到过云冈石窟,就像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一样,云冈石窟有1400多个精美的石刻佛像被凿走。很多佛像只剩下身段,佛头已被凿走,斧凿痕迹至今依然历历在目。1939年至1944年,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的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两人先后8次到云冈石窟,逐窟进行拍摄、拓印。在拍照中,他们在石窟上随意开凿洞口,并窃走一些石像做标本,使完美的石窟面目全非,许多精美的石刻佛像被破坏了;而水野和长广两人则在日本出版了十六卷的《云冈石窟》,并得意地说:要看云冈石窟全貌,就来我们日本吧。
今天,塞外千年的文化明珠仍在一天天地黯淡下去。透过雾气沉沉的天空,依稀可见高耸的烟囱和鳞次栉比的煤矿建筑物,山下的河道,流淌着浑浊的河水。拉煤车大都是烧柴油的“斯太尔”、“罗马”、“红岩”等重载车,小型的“东风”车全都加挂了拖车。敞开的车箱堆满了煤,车子摇晃着,煤块和煤粉沿途洒落。由于昨夜下了一场雨,公路两侧呈现2米多宽的黑土带,车轮所过之处,黑色的泥浆四溅。一辆辆十几吨重的煤车,轰隆隆从云冈石窟山下的公路驶过,我明显感到,脚下的震动如波浪般涌来。回顾一尊尊大佛,表面附着着一层黑色煤尘,如同披着一件难看的外衣。
与我同行的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振瑞介绍说,云冈石窟置身在著名的大同煤田中,周围有几十个大小煤矿,年产原煤数千万吨,这些煤绝大多数是从石窟前的109国道运出去,日均拉煤的车多达1.6万多辆次。据环保部门测试,石窟四周的飘尘最高时超过规定的27倍,降尘最高超过规定的八九倍。
大同市已制定了减少污染、进一步绿化武周山的计划。相信有一天,我会到山清水秀的云冈石窟来,再细细欣赏那美妙绝伦的石刻艺术。
(附图片)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王万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