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我国海洋四大经济鱼类中,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已基本形不成渔汛,带鱼前景也不乐观——明天还有海鱼捕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04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我国海洋四大经济鱼类中,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已基本形不成渔汛,带鱼前景也不乐观——
  明天还有海鱼捕吗?
本报记者王慧敏
资源告急
写下这个题目,会有人一哂:海捕业产量年年上升,能无鱼吃?
不错,仅看产量,我国海捕业每年以近百万吨的速度递增。然而,我国渔业资源正面临枯竭之虞,长此以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古话,将会成为现实。
“现在正是大黄鱼渔汛季节,餐桌上却见不着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副区长庄迎昌指着饭桌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这位船老大出身的副区长忆起往日的好时光两眼放光:“五六十年代,每到大黄鱼渔汛,在岸上就能听到嗷嗷鱼叫。哪一网下去不捞它几百公斤?”
与庄迎昌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1991年中日渔业调查船对东黄海79个渔区作大面积调查时,只捕获了24尾大黄鱼。而东海渔政局沈家门渔政站的观测船,去年至今,竟未见到一条大黄鱼。
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曾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经济鱼类,时至今日,除了带鱼,其它三种鱼已基本形不成渔汛。即使带鱼,前景也不乐观,科研部门的检测表明:带鱼资源结构已趋于一年生一年捕的单世代种类,去年夏汛各渔区捕获的带鱼中,不足一龄的晚生带鱼的比例超过了90%,平均体重从以前的250克下降到100克。这种小型化、低龄化的倾向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我国带鱼的种群结构正在严重恶化!有人预测,这样下去,不出10年,带鱼将步其他三种鱼的后尘。
陷入怪圈
1985年,我国水产品市场率先放开。开放的市场为渔业生产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捕捞业唤起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仅沿海,甚至江西、安徽、湖南等内陆省份的农民也加入了捕捞行列。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专家们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1985年,我国海洋机动渔船不足10万艘,1995年猛增至30余万艘,马力数也由原来的500万增加到1600万。
渔业作为再生资源,有其生态系统性。如此强度的捕捞,必然超出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减少将不可避免。舟山市沈家门渔政监督站近年的跟踪调查表明:舟山渔场的资源密度在急剧下降,80年代初,1马力年平均捕捞1.05吨,现在不足0.35吨。
如此,便陷入这样一个怪圈:资源减少,人们为了尽可能多地捕捞,拼命增加船的马力、吨位,而马力、吨位的加大,将使资源密度愈来愈小,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
执法乏力
先从渔业管理体制上看。目前我们的渔业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分级管理”。所谓分级管理,是指各地的渔业生产和渔政管理由所在省市的水产部门负责,干部的任免由当地领导决定。产量是衡量干部政绩的硬指标。这就必然导致水产部门设法提高捕捞产量。
由于缺乏宏观管理,加之海洋所独有的资源开放性和共享性,还容易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攀比心理:我不捞,不能保证别人不捞。我在保护资源,别人却在捕捞,那我不就吃亏了吗?1993年,舟山市的13名船老大联名上书市政府要求休渔。于是,市政府痛下决心,全市7、8、9三个月休渔。谁知左邻右舍却趁机大肆捕捞。舟山市无奈于8月下旬开禁。
从渔民自身看,这些年船越造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为了早日收回成本,只有增加捕捞强度。在沈家门渔港,一位姓余的船老大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兄弟三人借了80多万元造了一条270马力的船,一个月仅利息就得2万多元,不拼命捕捞如何还债?
强大的捕捞力量,有限的作业渔场,疲软的执法力度,如此,渔业资源能不趋于枯竭吗?
出路何在
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这种严重局面,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1995年农业部渔业局作出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7—8两个月在我国的东黄海海域实行全面休渔。休渔迄今已实行了两度,效果无疑是显著的。从舟山渔政部门日前统计的数字看,实行休渔后带鱼资源的密度和鱼获质量均有了明显提高,7月份捕获0.5公斤带鱼条数为三四百条,经7、8两个月休渔,9月份捕获0.5公斤带鱼条数为10条左右。然而,休渔只能使渔业资源暂时有所回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伏休”之后,一些渔民“堤内损失堤外补”,过度捕捞更烈。仅去年一年,东海区新增渔船4000余艘。因此,要使渔业资源永续利用,必须从宏观、从长效上来把握我们的捕捞力度,使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均处在最佳状态。
欲达到这个目的,专家认为:目前,首先必须使造船热降温;其次,将渔业从业人员合理分流——或从事远洋捕捞业,或转向他业。而这两个步骤的实施,不能只靠行政命令,要靠渔业管理体制、管理法规的完善及市场杠杆来执行。如何使管理体制和法规趋于完善,如何用经济杠杆调节渔民的从业方向,亟待有关部门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