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世界银行看中国经济——《1996财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提纲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1
第9版(理论)
专栏:

  世界银行看中国经济
——《1996财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提纲摘要
编者按:1995年11月,世界银行派团来我国进行经济考察,提出了一份《1996财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提纲,对我国1994—1995年的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今后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摘要如下:
一、总评价
由于中国政府能够把握经济改革的方向和对总需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阶段。因为采用了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对投资进行了行政干预以及对一些重要商品提供了价格补贴,因而通货膨胀在1994年从最高峰降下来,而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降低到可持续的水平。近两年来,中国对需求总量的管理日臻纯熟,并与持续推进的改革和新的政策措施相得益彰。只要继续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低于10%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8—9%之间),使中国经济在“九五”计划之初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中期看,应当强调保持改革的势头和提高投资的效率。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是能够取得潜在效率的最重要的改革领域。政府已开始在这三个领域实施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完成这些计划对中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至关重要。
二、宏观经济状况和主要问题
中国在1994年和1995年的稳定政策很有成效,通货膨胀和增长率都降至可承受的水平。1994年10月以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开始稳定下降,1995年9月已降为11.2%。宏观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和产品流通的改善以及推迟物价的进一步上调都对通货膨胀的下降作出了贡献。
1.对经济增长的分析
通过压缩新投资和对计划外投资的信贷限制,1995年的总需求增长得到控制。1995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的投资实际增长率是上年同期的一半。根据1995年前三个月的数据推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低于1994年的36.4%。企业间拖欠的积累,股票及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反映了国内需求紧缩的状况。
过去几年投资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1995年已被净出口和消费所取代。1995年前三季度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34.7%,意味着贸易余额增长较大。1994—1995年出口增长的原因是:汇率统一、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出口退税和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2.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1995年经济看来已经走上正轨,通货膨胀率可望降到15%,经济增长率也减为9—10%。但是,通货膨胀的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价格监控和地方政府对重要商品的零售价格补贴。这关系到通货膨胀的下降是否能够持续。在这一点上没有骄傲的余地,特别是由于投资需求、以及一些重要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采取了行政干预手段人为地进行了压缩。从货币政策看,M1和M0的增长缓慢,有助于压低通胀,但M2增长仍然偏高。
3.预算
和过去几年一样,单纯的预算赤字本身并不是货币过度膨胀的原因。事实上,在过去三年中,政府预算赤字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在1995年前三季度,政府总收入增长26.7%,而政府支出占25%,表明赤字减少了。
从支出来看,预算仍然包括了1994年公务员增加工资额的30%。对国有企业的名义补贴从1989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降为1994年的3.1%。
三、对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看法
中国自从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一方面是因为高储蓄和高投资,另一方面是稳定地推行了经济改革。对过去15年的增长分析表明,增长的30%可归功于改革导致效率的提高,其余则来自生产要素的积累(主要是投资的积累)。
1.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国有企业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中国政府从两方面改革国有企业,首先是减少通过预算和通过金融部门间接对企业提供的补贴;其次,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有更大的决策权,调整业务和改革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吸收国有企业中的富余工人再就业是个难题。然而,工业中的非国营部门以及服务业的增长,为减少终身就业和通过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来鼓励国有企业的合理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使企业改革更加复杂化,并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将通过提高房租逐渐放弃住房补贴,应通过提高工资和购买住房产权进行弥补。
(3)国有企业债务调整的进程及做法不确定,这与金融部门改革的进展密切相关。
2.税收改革
1994年税收改革有了很好的开端。但要改进征税工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公共设施收费标准,对公共设施价格制定一个总体框架(主要是水、交通和电力等);增收排污费,这不仅能增加税收,同时还可解决环保问题;将增值税扩大到服务业;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待遇;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积极开征房地产税和土地租赁费;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方式等增加非税收收入。
3.金融部门改革
金融部门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减少政府在干预资金使用方向和确定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方面的作用;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管理;加快国营商业银行向真正的商业银行的转变;将政策银行与金融部门和国家财政的目标协调一致;将非金融机构从银行体系分离出来并加强管理和监测;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稳定性和透明度,并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