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心理诊断美国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心理诊断美国梦
黄晴
新年伊始,美国“新闻周刊”刊出了著名学者塞缪尔森的长篇书摘作为封面文章,标题袭用狄更斯的著名小说“远大前程”,封面的两个副题是:“为美国加油鼓劲”,“事情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坏”。饶有兴味的是,这位以经济分析见长的学者的文章,通篇却以分析美国社会心理演变为主线,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美国1995年的事不少,院府打架,政府两度停摆跨越新年。老百姓感到事情不对头,却又不知毛病出在哪里。在以往的大选年中,人们有不满,有愤怒,也有发泄对象。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90%的人嫌政府花钱太多。但要想预算平衡,势必削砍社会福利,许多人对此既恨又怕。从美国的社会心理上看,当下的问题似是一种隐痛,不大容易说清楚,或者是一种难以下药的病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痛。无可名状的痛苦或不可疗治的痛苦大约是最不好受的了,于是塞氏出面著文,意图似想将这种痛苦说清楚,并为美国打打气。
塞氏认为,二战以后,美国有过一段黄金时代,经济增长,就业稳定,收入增加,贫困问题、种族问题和犯罪问题有所缓解。人们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并期待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解决一切问题。塞氏把这一时代称为“有权享有”的时代。塞氏认为,这一时代造成了一种复杂的期望依赖:政府期待经济高涨以多收税,公司期待政府阻止衰退,老百姓期待政府和公司给予更多福利。结果事与愿违,因为时代已经变了,大期望变成了大失望。
塞氏认为,以前,美国人相信大市场、小政府的体制,30年代的大萧条摧毁了这一社会共识。其后是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拜二战之赐,美国有了战后的大繁荣,调控市场经济渐成了社会共识。60年代后,美国经历了5次经济衰退,收入增长减速,失业增加又严重起来。但美国人从心理上未能进行调适,以面对这一现实。塞氏认为,美国人用打仗的观点对待经济社会问题,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正确的战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大谬不然。经济不是一架机器,它更像一条大河,有枯盈之季,有涨落之时。社会问题也一样,会有好坏起伏,但不会完全消失,彻底解决。
塞氏对当前问题所下的药方也是心理上的,即要美国人面对现实,顺势应时,丢掉幻想和过高的预期,实现一次新的心理大转变。军事上有所谓以退为进的战法,塞氏似乎也采用了这一办法。一方面设法让美国人降低预期,面对现实,一方面举例说明事情并不是那么坏,社会和生活上的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塞氏以为,人心苦不知足,因此他劝告美国人,“要么改变预期,要么陷入永久的失望,别无它途”。
塞氏的药方有其理智现实的一面,但似乎保守了一些。一味知足守拙,似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塞氏在文中引用了一位历史学家的话:“美国这个国家的力量和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人不大肯与生活中的坏事相安无事。”但是,追求完善的美国人是否会接受这种降低预期的药方?此外,美国人在追求完善时有不太现实的弱点,但追求完善毕竟仍是美国社会的力量所在。因此塞氏的药方会不会治此失彼,这又是一个疑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