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农民想要买点啥?——辽宁农村市场调查(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5
第2版(经济)
专栏: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农民想要买点啥?
——辽宁农村市场调查(二)
本报记者赵志文董小君
还是要先发展生产
辽中县满都户村养鸡专业户张云,全家老少三代六口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他家的三间房是1987年修建的,如今已显破旧。记者询问为何不翻修一新?张云说,这几年养鸡的确挣了些钱,也攒了些钱,要盖房不成问题。但是他与妻子合计:好日子是靠发展生产得来的,生产是农民的根本。因此,他们除了要种好13亩承包地外,还要再建新鸡舍,扩大养鸡规模,而扩大生产规模自然需要投入。在财力还有限的情况下,张云夫妇明智地选择了“先治坡后治窝”的道路。
像张云夫妇这样有远见的农民并非少数。阎玉贵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四平乡巨户沟村的农民。改革开放前,他就是生产队中的棒劳力。可那时除了柴火垛比别人的高大整齐外,家中一贫如洗。政策开放后,阎玉贵靠种参的手艺,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他家的收入在巨户沟堪属一流。记者询问他家的收入情况,他只淡淡一笑说,你就写人均一万元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万元户”,家里没有彩电、电冰箱和洗衣机。开座谈会时,记者见他赤脚穿一双胶鞋,衣着也极朴素。别人劝他:“有钱不花,死了白搭。”他的回答是,有了钱不能瞎“造”(指乱花),得用到正道上。阎玉贵告诉记者,所谓正道就是指扩大再生产。
1995年,辽宁省农民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消费支出总额的31%。今年1—9月份该省农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又比上年同期增长8.8%。满足农民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仍是农村市场销售的一个重点。
“大篷车”受冷落
前些年,国有商业、集体商业和个体商贩用大卡车拉着一些商品到农村上门销售,方便了群众购买,当时很受农民欢迎,人们称这种送货下乡的汽车为“大篷车”。然而时至今日,农民对“大篷车”下乡反应开始冷漠。究其原因,一则现在商业网点多,农民购物方便已不特别重视下乡的“大篷车”;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大篷车”的商品不适销对路,有的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农民直言不讳:我们不欢迎那种专卖滞销、劣质商品的“大篷车”。
农民反映,当前农村市场最紧缺的是优质产品。如桓仁县的农民在大集或“大篷车”上买的皮鞋,四五天即坏了;大石桥市沟沿镇的集贸市场上个体户销售的“海飞丝”、“潘婷”等名牌化妆品的价格,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辽中县一位农村妇女说她穿的“梦特娇”牌西服长裤只花了200多元,可明眼人一听到这价格便知它必是假冒名牌。现在许多农民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和油盐酱醋等日用消费品,多到供销社去买,因为只有这儿才保险。巨户沟村的农民阎玉贵说,买双劣质鞋穿几天就坏了,大不了损失几元十几元,可要是化肥、农药或农机配件也趟上伪劣产品,那可坑苦了农民,因为它一耽误就是一年的收成。
省供销社主任王宪林坦言:辽宁省农村市场商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优质适销商品还嫌不足。如化肥供应每年有20万标吨的缺口,主要是优质化肥。
再该买点啥
一些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生活水平的农民说,现在不是买啥买不到,而是不知再该买点啥。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四平乡巨户沟村的村民石进明告诉记者,他和儿女的家中,彩电、电冰箱、电风扇、电熨斗、电饭煲、摩托车,几乎应有尽有,下一步就不知买什么好了。像石进明这样富裕的农民,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756.5元的辽宁省肯定为数不少。这部分人对当前的农村市场有合理的要求。他们说,70年代有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有新“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到了90年代却未见新的“三大件”问世,缺少能刺激农民进一步消费的增长点。由于没啥可买,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只好把钱存在银行里。桓仁县副县长吴德岩告诉记者,该县是辽宁东部较为贫穷的县,1995年人均纯收入1393元,但去年农业银行的储蓄余额为1.8亿元,今年1—9月的储蓄余额为1.83亿元,同比又增加了2870万元。
开拓农村市场,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工业品送到乡下,而是需要工商企业真正深入农村,了解农民需求,针对农村特点,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培育新的市场热点。这样,富起来的农民才不会“没啥可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