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开宗立派画史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4
第4版(副刊)
专栏:

  开宗立派画史中
白重暄
今年值赵望云先生诞辰90周年。秋季的一天上午,陕西省美术馆三楼展厅门口,一只只硕大的花篮排着队,迎候着一批又一批观众走进展厅。省、市各级领导来了,陕西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都来了,赵望云先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来了……一时间,人头攒动,数以百计的各界观众将偌大的展厅挤得满满当当……
艺术源于生活,画家需要深入生活,不断地写生,积累创作素材,这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道理。但在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敢走这条艺术道路。是青年赵望云率先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农村,开始乡间写生,用画笔来表现农民的喜怒哀乐。从1927年到40年代抗战时期,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到民间去写生。从最初的深入河北十余县写生,到后来的塞外、鲁西、泰山、江浙、陇海和津浦铁路写生,直到大西北写生,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作品之多,影响之大,这在当时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他开创了中国画反映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先河。《赵望云农村写生集》等作品集的一版再版,标志着中国画传统审美观的更新和新的审美领域的开拓。
1942年,赵望云先生在数度游历大西北之后定居西安。在这里,他“找到了与自我气质相吻合的东西——蕴含在西北风情中的苍茫质朴的美”,完成了从人物画家向山水画家的转变。此后20年间,他足迹踏遍关中大地、秦岭山区,多次奔赴河西走廊、新疆、祁连山脉,用画笔描写大西北的自然风土和多民族的人文风情,形成雄浑博大、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及与之相适应的笔墨技巧,倡导“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画家。60年代初,长安画派崛起,赵望云被誉为该画派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作为一个完全靠自学成材的画家,能在众多师出名校名家的画家中脱颖而出,能在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树立里程碑,这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然而,赵先生对西北乃至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贡献远不止这“开宗立派”!作为爱国的艺术家,抗战时期,他创办主持《抗战画刊》长达三年之久。作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40年代,他培养了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今日享誉画坛的著名画家。作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地方文化部门领导人,建国初期,他领导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接管,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的首次勘察,半坡遗址的保护和发掘,西安碑林的保护,陕西博物馆的建立等工作,为西北文博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主持组建了西安“国画研究会”,创建了长安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前身)……凡此种种,哪一件不值得大书特书呢?
1977年3月9日,赵先生病逝西安。时至今日,近20年过去了。当先生晚年的国画精品首次在古城集中展出时,人们怎能不慕名而至,先睹为快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