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赵秀云和牡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4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赵秀云和牡丹
李文
清丽典雅,雍容华贵,素享“国色天香”美誉的牡丹,古往今来,它那迷神醉人的丰姿,不知倾倒过多少墨客与骚人,但是把“牡丹”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成员国的人,却是一位名叫赵秀云的女画家。
赵秀云笔下的牡丹植根民族的泥土,洋溢着自然天成的清新气息。赵秀云生长在一个贫苦农家,父母常年重病缠身。苦水泡大的赵秀云,本想冀望一片绿叶,不想喜种牡丹的街坊四邻捧给她整个春天。吉祥的牡丹催开了赵秀云苦涩的笑脸,她开始了对牡丹的倾心描摹。没钱买纸笔,她就拿木棍儿在地上画,由于她对牡丹痴恋的“走火入魔”——一次她边烧火边拿烧火棍在地上画,不知不觉锅灶里的火烧着了灶外的柴禾,挨了母亲两巴掌。后来赵秀云也当妈妈了,丈夫的支持和名家的传授使她愈发坚定了画好牡丹的信心。1959年她被保送进了一家师范学校,在美术专业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毕业后曾任美术教师。数十年间,她挥毫不辍,梦中偶有所得,会立马起床挥毫泼墨。为把牡丹画“美”画“神”,每年赵秀云都要撵着春光奔菏泽,赴洛阳,师法自然。赵秀云笔下的牡丹不胫而走,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获奖,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收藏,应邀在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举办牡丹画展。去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作为我国出席世妇会非政府论坛的正式代表的赵秀云要为这次大会做点贡献。她想到自己的专长是画画,决定用画表达对世界妇女大会的祝福。于是,赵秀云日夜挥毫,精心构图设色,创作了200幅“浅红浓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的牡丹图。赵秀云的“牡丹图”由大会组委会作为国礼赠送给185个与会国家代表团。一位来自美国的代表,反复交涉,硬以1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赵秀云在世妇会上展出的一幅标明“非卖品”的牡丹图。
赵秀云多年来一直向各种国际大会、公益事业捐画。她认为:“讲奉献是无价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